第三百八十七章 战略人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八十七章战略人才
朱由检看完了也很高兴,觉得陈燮办事很靠谱,凡事用数字来说话。这才是做事实的典范,指着账本道:“这个陈思华,确实有一套。这个记录的账本,朕这种外行,都能一目了然。各府、州、县,存钱粮几何,有哪些日常开始开销不可避免,都写的清清楚楚。”
朱由检高兴了,立刻把内阁大臣们叫了进来,拿出陈燮的奏本道:“各位爱卿,陈思华上的奏本,大家都看家了。朕觉得这个表格不错,外行人都能一目了然,今后就户部按照这个格式来做总账。”
账目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很敏感的。做假账这种事情,就算是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的记账模式面前,做假账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假账和查账的,就是矛和盾的关系。
当然了,现在陈燮造出来的矛,实在是太锋利了一点,这个盾还没有同步进化,自然被打的溃不成军。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能耐,你牛逼,老子不用你,能奈我何?
摆在内阁诸位臣子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现实。最懂行的户部尚书候徇,这时候本该是他发言的,他却闭口不言。就这么一个举动,这帮人别的本事没有,这种事情脑子都活的很。一看候徇闭口不言,大家都反应过来了。这事情,不能搞。
反应过来之后。大家多少有点埋怨的看着候徇,不带这样的,欺负大家是外行。事情捅到君前来了,大家一起被拉下水。太尼玛不是东西了。候徇也没法子,这事情让他单独跟皇帝说不能这么办?那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的么?所以啊,大家一起来,没看出来问题是你们的能力问题,与我何干?
朱由检一看大家都闭口不言,心里奇怪了。这是好事啊,这么好的模式。为何大家都不发言呢?心里不悦。朱由检开始点名了:“候卿,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看。这种记账方式,该不该推广?”
候徇被逼到墙角啊。心里那个怨恨别提了。这事情不能我一个人扛吧?所以拿眼神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全都在低头打坐啊。这就不要怪我了,呵呵。候徇心里来了火气,拱手道:“陛下。此记账方式确实不错,臣以为,不妨在早朝上议论。毕竟臣不过是一孔之见,让大家都来看看说说,集思广益嘛。”
候徇不能一个人扛这个事情,自然要丢出去满朝大臣一起背锅。朱由检就算是脑子坏掉了,这个时候都能看出不对来了。当即把脸色沉下来,他不怪候徇,文官们的弯弯绕,他心里很明白。候徇肯定了这种记账方式的好处,但是又不确定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反倒是这些内阁大臣们,一个一个的装聋作哑,这让朱由检异常的恼火。
好嘛,这些就是朕的股肱之臣?明明是对朝廷有好处的事情,却不肯表态。你们到底想干啥?你们到底在顾虑什么?朱由检的脑子里一联想,问题就很多了。
候徇这一招真够狠的,一下把一干大臣都逼上了悬崖。不说话肯定不行了,朱由检正在看着他们呢。“陛下,臣以为可推广,亦不可推广。”孔贞运先开了口,说完这句就没下文了。
朱由检的脸色更难看了,你说话说一半,啥意思?好在总算是有态度,继续看别人。
贺逢圣只好拱手道:“臣不懂这个,好坏难辨,不宜妄言。”
黄士俊一看他也得说,上前拱手道:“臣以为,兹事体大,不妨先缓一缓。切忌操切!”
杨嗣昌这个时候也只能发言:“陛下,臣以为不可,非不善也,时不济也。”
这话有点干货了,朱由检精神一震,心说这才对嘛。好歹给个准话,不然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决定?杨嗣昌系前文提到的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他是三月进的京,因为在地方工作出色,朱由检招其招对。杨嗣昌跟朱由检说:“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就这话来说,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真是无比的正确。接着又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何为四正?湖广、河南、陕西、凤阳,何为六隅?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就战略而言,这是一个很牛叉的战略,纵观明末,真心没人能像他这样,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明朝的乱局。
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读史还读懂了,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真的太正确了。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个正确,是建立在喊出这个口号的人是在朝,而不是在野。
这次招对,朱由检说:“恨用卿晚。”客观的说,杨嗣昌真的是个人才,而且很适合崇祯朝的人才。杨嗣昌提出的战略,如果能彻底的贯彻执行,哪怕能执行个七八成,大明不会忘。
人无完人,对杨嗣昌而言,其他的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正受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出来说话,言之有物,自然能让其他人感到威胁。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啥可说的,就算是温体仁,也都没说啥,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好说了。
杨嗣昌继续道:“陛下,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剿灭流贼。不可节外生枝。待大局稳定,再行此举也不晚。”
这是很明确的告诉朱由检,这东西是好东西,但是现在不能拿出来。朱由检听懂了么?搞清楚其中的内涵了么?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话打动了朱由检。
兴致勃勃的朱由检扫兴而回,宣布散会。这事情就告一段落了,然后杨嗣昌要继续的战略计划,还得跟皇帝继续掰扯。为啥?陈燮啊,山东巡抚陈燮,手里扛着尚方宝剑,兼领漕运总兵。按说你在凤阳都有个漕运尚书不是,现在木有啊。
也就是说,杨嗣昌这个新鲜出炉的兵部尚书,你得通过皇帝来调派陈燮。对此,杨嗣昌是很恼火的,他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家伙,这一点从历史上他伙同高起潜坑死了卢象升不难看的出来。这人就是小心眼,睚眦必报,死都不肯放过你的那种。
所以说,德才兼备的人是多么的少见!
杨嗣昌还不能乱来,因为山东的税赋太重要了,登莱两府,一年就是六十万两,这还没算上盐课。去年的夏秋两税,山东其他四个府,加起来也不过四十万两。大明一年的税赋是四百多万,山东一个省就占了四分之一。这就是陈燮的本钱,谁来当首辅,都不会去招惹他。如果仅仅是一个文臣就算了,一纸调令的事情,关键是陈燮手里的兵太猛了。这两点加起来在杨嗣昌心目中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陈燮深的皇帝的信任。
不说陈燮受到皇帝的信任,退一步,陈燮被皇帝看作是乱臣贼子了,登州营没造反的时候,谁能动的了陈燮?退上一万步,陈燮造反了,你能打的过他?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杨嗣昌不傻,他看的明白。陈燮不管是不是藩镇,站在他的位置上,都要装聋作哑。喷子能解决问题,大明朝早就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杨卿,有何事要见朕?”朱由检的情绪不高,也没啥好消息给他高兴高兴。
正月以来,张献忠、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等一批人汇合,一头扎进安庆及周边,张国维都急疯了,上奏时用了一句话“烽火达淮阳”。这就是尼玛的扯淡,吓唬皇帝呢。安庆距离淮阳远着呢,关键是他手里没兵,不说的严重一点,朱由检不给他派兵。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就是陈燮,登州营不用皇帝招呼,先动手了,往凤阳一蹲,再派兵江浦,战船封锁长江。你还想怎么样?奏报到了京师,登州营又成了急国家之所急。朱由检心里有个观念,登州营是靠火器吃饭的,这玩意得从美洲来,陈燮没火器也玩不转。
朱由检急调左良玉、马爌、刘良佐等部救援,在江北打了几次,缓和了局势。但是张献忠这帮人喜欢乱跑,你不灭了他,就给你四处捣乱。更可气的还是左良玉,张献忠被击退进山,让他搜山不干,纵兵劫掠地方。在地方上祸害了一个多月,北上走了,不干了!
苦逼的张国维只好给上奏京师,对杨嗣昌说:“拉兄弟一把吧,求你了,给我调登州营来,别再弄这种打仗不咋地,祸害地方是好手的烂军队。”
杨嗣昌心里也苦逼的很,你说的轻巧,那是登州营。没登州营盯着后金的屁股,回头再从长城的各个隘口钻出来,算你的啊?大明天下那么多军队,军纪森严的就这么一支,别说你想要,哪的官员都这么叫,给我派登州营来。我还得掉的动才是啊。
“陛下,流贼猖獗,臣请调江浦之登州营西进,再请调凤阳之登州营一部至庐州。”(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八十七章战略人才
朱由检看完了也很高兴,觉得陈燮办事很靠谱,凡事用数字来说话。这才是做事实的典范,指着账本道:“这个陈思华,确实有一套。这个记录的账本,朕这种外行,都能一目了然。各府、州、县,存钱粮几何,有哪些日常开始开销不可避免,都写的清清楚楚。”
朱由检高兴了,立刻把内阁大臣们叫了进来,拿出陈燮的奏本道:“各位爱卿,陈思华上的奏本,大家都看家了。朕觉得这个表格不错,外行人都能一目了然,今后就户部按照这个格式来做总账。”
账目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很敏感的。做假账这种事情,就算是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的记账模式面前,做假账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假账和查账的,就是矛和盾的关系。
当然了,现在陈燮造出来的矛,实在是太锋利了一点,这个盾还没有同步进化,自然被打的溃不成军。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能耐,你牛逼,老子不用你,能奈我何?
摆在内阁诸位臣子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现实。最懂行的户部尚书候徇,这时候本该是他发言的,他却闭口不言。就这么一个举动,这帮人别的本事没有,这种事情脑子都活的很。一看候徇闭口不言,大家都反应过来了。这事情,不能搞。
反应过来之后。大家多少有点埋怨的看着候徇,不带这样的,欺负大家是外行。事情捅到君前来了,大家一起被拉下水。太尼玛不是东西了。候徇也没法子,这事情让他单独跟皇帝说不能这么办?那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的么?所以啊,大家一起来,没看出来问题是你们的能力问题,与我何干?
朱由检一看大家都闭口不言,心里奇怪了。这是好事啊,这么好的模式。为何大家都不发言呢?心里不悦。朱由检开始点名了:“候卿,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看。这种记账方式,该不该推广?”
候徇被逼到墙角啊。心里那个怨恨别提了。这事情不能我一个人扛吧?所以拿眼神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全都在低头打坐啊。这就不要怪我了,呵呵。候徇心里来了火气,拱手道:“陛下。此记账方式确实不错,臣以为,不妨在早朝上议论。毕竟臣不过是一孔之见,让大家都来看看说说,集思广益嘛。”
候徇不能一个人扛这个事情,自然要丢出去满朝大臣一起背锅。朱由检就算是脑子坏掉了,这个时候都能看出不对来了。当即把脸色沉下来,他不怪候徇,文官们的弯弯绕,他心里很明白。候徇肯定了这种记账方式的好处,但是又不确定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反倒是这些内阁大臣们,一个一个的装聋作哑,这让朱由检异常的恼火。
好嘛,这些就是朕的股肱之臣?明明是对朝廷有好处的事情,却不肯表态。你们到底想干啥?你们到底在顾虑什么?朱由检的脑子里一联想,问题就很多了。
候徇这一招真够狠的,一下把一干大臣都逼上了悬崖。不说话肯定不行了,朱由检正在看着他们呢。“陛下,臣以为可推广,亦不可推广。”孔贞运先开了口,说完这句就没下文了。
朱由检的脸色更难看了,你说话说一半,啥意思?好在总算是有态度,继续看别人。
贺逢圣只好拱手道:“臣不懂这个,好坏难辨,不宜妄言。”
黄士俊一看他也得说,上前拱手道:“臣以为,兹事体大,不妨先缓一缓。切忌操切!”
杨嗣昌这个时候也只能发言:“陛下,臣以为不可,非不善也,时不济也。”
这话有点干货了,朱由检精神一震,心说这才对嘛。好歹给个准话,不然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决定?杨嗣昌系前文提到的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他是三月进的京,因为在地方工作出色,朱由检招其招对。杨嗣昌跟朱由检说:“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就这话来说,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真是无比的正确。接着又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何为四正?湖广、河南、陕西、凤阳,何为六隅?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就战略而言,这是一个很牛叉的战略,纵观明末,真心没人能像他这样,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明朝的乱局。
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读史还读懂了,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真的太正确了。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个正确,是建立在喊出这个口号的人是在朝,而不是在野。
这次招对,朱由检说:“恨用卿晚。”客观的说,杨嗣昌真的是个人才,而且很适合崇祯朝的人才。杨嗣昌提出的战略,如果能彻底的贯彻执行,哪怕能执行个七八成,大明不会忘。
人无完人,对杨嗣昌而言,其他的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正受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出来说话,言之有物,自然能让其他人感到威胁。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啥可说的,就算是温体仁,也都没说啥,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好说了。
杨嗣昌继续道:“陛下,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剿灭流贼。不可节外生枝。待大局稳定,再行此举也不晚。”
这是很明确的告诉朱由检,这东西是好东西,但是现在不能拿出来。朱由检听懂了么?搞清楚其中的内涵了么?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话打动了朱由检。
兴致勃勃的朱由检扫兴而回,宣布散会。这事情就告一段落了,然后杨嗣昌要继续的战略计划,还得跟皇帝继续掰扯。为啥?陈燮啊,山东巡抚陈燮,手里扛着尚方宝剑,兼领漕运总兵。按说你在凤阳都有个漕运尚书不是,现在木有啊。
也就是说,杨嗣昌这个新鲜出炉的兵部尚书,你得通过皇帝来调派陈燮。对此,杨嗣昌是很恼火的,他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家伙,这一点从历史上他伙同高起潜坑死了卢象升不难看的出来。这人就是小心眼,睚眦必报,死都不肯放过你的那种。
所以说,德才兼备的人是多么的少见!
杨嗣昌还不能乱来,因为山东的税赋太重要了,登莱两府,一年就是六十万两,这还没算上盐课。去年的夏秋两税,山东其他四个府,加起来也不过四十万两。大明一年的税赋是四百多万,山东一个省就占了四分之一。这就是陈燮的本钱,谁来当首辅,都不会去招惹他。如果仅仅是一个文臣就算了,一纸调令的事情,关键是陈燮手里的兵太猛了。这两点加起来在杨嗣昌心目中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陈燮深的皇帝的信任。
不说陈燮受到皇帝的信任,退一步,陈燮被皇帝看作是乱臣贼子了,登州营没造反的时候,谁能动的了陈燮?退上一万步,陈燮造反了,你能打的过他?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杨嗣昌不傻,他看的明白。陈燮不管是不是藩镇,站在他的位置上,都要装聋作哑。喷子能解决问题,大明朝早就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杨卿,有何事要见朕?”朱由检的情绪不高,也没啥好消息给他高兴高兴。
正月以来,张献忠、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等一批人汇合,一头扎进安庆及周边,张国维都急疯了,上奏时用了一句话“烽火达淮阳”。这就是尼玛的扯淡,吓唬皇帝呢。安庆距离淮阳远着呢,关键是他手里没兵,不说的严重一点,朱由检不给他派兵。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就是陈燮,登州营不用皇帝招呼,先动手了,往凤阳一蹲,再派兵江浦,战船封锁长江。你还想怎么样?奏报到了京师,登州营又成了急国家之所急。朱由检心里有个观念,登州营是靠火器吃饭的,这玩意得从美洲来,陈燮没火器也玩不转。
朱由检急调左良玉、马爌、刘良佐等部救援,在江北打了几次,缓和了局势。但是张献忠这帮人喜欢乱跑,你不灭了他,就给你四处捣乱。更可气的还是左良玉,张献忠被击退进山,让他搜山不干,纵兵劫掠地方。在地方上祸害了一个多月,北上走了,不干了!
苦逼的张国维只好给上奏京师,对杨嗣昌说:“拉兄弟一把吧,求你了,给我调登州营来,别再弄这种打仗不咋地,祸害地方是好手的烂军队。”
杨嗣昌心里也苦逼的很,你说的轻巧,那是登州营。没登州营盯着后金的屁股,回头再从长城的各个隘口钻出来,算你的啊?大明天下那么多军队,军纪森严的就这么一支,别说你想要,哪的官员都这么叫,给我派登州营来。我还得掉的动才是啊。
“陛下,流贼猖獗,臣请调江浦之登州营西进,再请调凤阳之登州营一部至庐州。”(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