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枭臣 > 第85章 津海之利

第85章 津海之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夜色渐深,林缚安排黄锦年等人先去休息;吴齐既然过来了,那就由他与周普一同处理峡山大营的军务。

    虽然林缚此行过来,军情司还有王成服、陈恩泽等人随行,但峡山这边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如何尽快将滞留在这边的十万余津海民众沿胶莱河往南疏散,王成服、陈恩泽给林缚派去协助处理民众疏散事务,仅留周普主持峡山大营。

    周普强于带兵打仗,繁琐细碎的军务缠到身上就头疼万分,看到吴齐回来,比看到亲爹还亲热。

    耿泉山、陈定邦本就是武将出身,此行加入淮东,林缚也就直接安排他们协助吴齐、周普二人处理军务。

    峡山大营除了淮东骑营、商社武卫及小部津海军四千余兵力,还有数千从津海先一步撤下来的伤卒,更主要的还是要做好津海军撤过来的淮备。

    就当前的情形,燕胡会坚决的攻下津海,而且也有足够的兵力去强攻津海——放弃津海也是无奈之举。

    林缚虽说不会放弃津卫岛,但津卫岛孤悬海中,岛寨内的驻地仅两百余亩,在淮东积蓄力量阶段,津卫岛的作用主要是从沿海牵制扰袭。在东胡人几乎没有水师力量的情况下,城寨险固的津卫岛留两千精锐驻守足够了;剩下的津卫军近万精锐,都将撤到淮东休整。

    能与淮东争对津海军控制权的,也就林续文了——如今林续文都彻底加入淮东,津海军将卒家小都迁入淮东安置,津海军彻底溶入淮东,就不存在丝毫的阻力。

    林缚初步计划是在步军司再独立设一部来安置津海军。

    津海军脱胎于晋中军残部,成形于津海、阳信诸战,守津海,为三十余万民众疏散争取宽裕时间,都战功彪炳,影响甚深——虽说吴天不幸战死,但马一功、杨一航,都是优秀的将领。

    津海军在加入淮东之后,也是有资格独立成军的,也将为淮东再添一支精锐战力。

    林缚将林续文、高宗庭两人单独留了下来。

    峡山上原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僧院,淮东便是征用了这座僧院结峡山大营。林缚到莱州后,便将僧院当成他的行辕,他平时起居就在峡山僧院的西厢院里。

    院子里有几株桂树,正值花季,枝叶间尽是米粒大小的浅黄花骨朵儿,浓郁桂花香气扑鼻而来。

    林续文、高宗庭随林缚踏着石径上给风吹落的花粒而走,看见个美艳妇人从回廊间穿过走来——这个妇人,在山阳、在盐渎,高宗庭都在林缚身边见到过。以前也未留意,林缚也未曾介绍,高宗庭只当这妇人是林缚的宠妾,没想到林缚这回出来,又将这女人带在身边。

    林续文也不甚在意,在内宅遇到女眷,作为礼貌,他还要转眼看别的地方以示避嫌。虽说林缚上回去津海,宋佳也跟随在身边,但林续文对她没有什么印象。

    这年头英雄爱美人,虽说在林续文、高宗庭的印象里,林缚不是那种贪恋女色的人,但迷恋女色从来都不是一方雄主值得世人垢病的弱点——林续文也不会去细究七娘与林缚之间的秘密。

    林续文身份不同,即便是加入淮东,他仍是林缚的族兄,到江宁后官位还将再上一层楼。即使在淮东林续文不会是最有实权的一个人,但也将是地位最超然的一个人。

    看着跟林缚没有名份的小妇人走过来,林续文只是侧着身子微微颔首,以示见礼。

    高宗庭则揖礼道:“宗庭拜见夫人……”

    “高先生客气了,妾身永泰宋氏见过大公子、高先生……”宋佳敛身回礼,还自报了家门。

    “少夫人……”高宗庭瞬时想明白眼前这容色清艳、体姿丰美的女子是谁来,愣怔了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无论是奢家还是宋家,对宋佳、奢明月被扣押崇州一事,都是百般掩饰,哪可能主动将这桩丑事公布于众?

    就淮东而言,宋佳的身份太敏感,在军司内部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晓得她的真实身份,旁人只当她是随行协助林缚处理文牍的女吏或者说是一个还没有定名份的宠姬。

    以往高宗庭与淮东关系虽好,但高宗庭事李卓而忠朝廷,而林续文当时与淮东也只是同气连枝的同盟关系,还没有达到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程度,宋佳的身份怎么可能泄漏给他们知道?

    如今高宗庭加入淮东,林缚要依仗他作左膀右臂;林续文也彻底放弃据地自立的野心,在淮东就自然获得与林梦得、曹子昂、秦承祖、傅青河等人相当的地位——宋佳以及宋佳背后的宋氏,是浙闽形势变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重因素,这里面的种种微妙,高宗庭、林续文二人自然是应该知晓的。

    相比较而言,黄锦年与淮东的媾和,更多的是利益与形势所迫,至少在现在,还不能让他知道淮东真正核心的机密。

    不仅仅宋佳的存在,林顾之间、淮东与东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红袄军之间的暗盘交易以及淮东军司所掌握的兵马、军事潜力及经济潜力,林缚请林续文、高宗庭坐下来,详细和盘托出……

    高宗庭数月来,都在为燕胡人席卷天下之强势而忧心忡忡。

    江宁貌似短时间里能组织起四五十万的大军来,但这么多兵马仓促凑成、支离破碎、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扯皮提防、各怀野心,如何能同时抵挡南边的浙闽及北面的燕胡大军?

    大有一副大势失去、无法收拾的颓败跟绝望——但是知道淮东在最紧急时,最多能动员二十万的兵马,其中半数可称精锐,高宗庭知道形势还大有挽回的余地!

    “要没有李兵部与宗庭这几年在北地苦苦支撑,淮东也不会有今日的实力,”林缚说道,“他日,我必会还李兵部一个公道……”

    高宗庭感慨万分,淮东的崛起,与津海粮道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通过津海粮道,从山东、江淮、江浙等地,津海粮道共向京畿及边军输送了近七百万石米粮,这些都是在淮东、青州及津海等势力的直接控制之下。

    以崇州与津海粮价相比较,差不多有将超过八百万两银的价差存在,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利润给东阳一系势力得去,没人能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虽说张协等人数年来操纵京畿粮市,掠夺财富也不下数百万两银,但他们将掠夺来的财富都藏于银窖里,或来买田置宅,以图个人享乐——但淮东仅修捍海堤就用掉从津海粮道里得来的一百万两白银。

    修成捍海堤,除了其他好处外,也使淮东工辎营的储备兵力一度突破十万人,为淮东军上半年大规模扩编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仅仅是淮东轻金银而重实绩的一例。

    说起来林续文也是惭愧,他出知河间府兼督兵备事兼督津海漕运,可以说是大越在庙堂之外屈指可数的实权派官员之一。但在过去三年时间里,除了支持津海军六千人的常规兵备外,林续文在津海也没有做出更多的事情。

    以致到战前津海军大规模的扩编,近半数的后备兵员,都还是林缚当初从阳信带去津海安置的那一批捉俘民夫。

    要说林续文有什么成就,就是私人囊里多了四十万两白银。当初林氏从上林里仓促撤出,从银窖搬出的白银也不过二十万两,林续文在津海三年搜刮的成就也颇可观的。

    但临到津海给东胡兵马团团困死,林续文才幡然悔悟,金银再多,积在银窖里,却是最没有用的死物。

    林续文早在四月中旬,就将四十万白银作为本金加入淮东钱庄。林缚以淮东军司的名义,将这笔银子支借出来,沿津海粮道收购粮商手里的余粮,作为疏散近四十万军民南下的物资储备。

    “没有兵部与宗庭在北地苦苦支撑,津海粮道也维持不了这么久,没有津海粮道的存在,淮东想积蓄力量,也无从谈起,”林缚说道,“当初,大哥在津海的功业也是无人能替代的……”

    林续文惭愧说道:“十七弟不用给我脸上贴金了,说到底,还是花银子的境界有高下之别啊……”

    林缚笑了笑,岔开话题说其他事情。

    宋佳伺立在林缚身后,暗暗感慨:燕冀及晋郡已经大体给燕胡控制住,但在津海成功组织军民疏散,淮东得到利益极大……

    津海军撤下来,将直接成为能给淮东所用的精锐战力。

    近四十万军民疏散到嵊泗、昌国及明州府诸县安置,将直接巩固淮东对浙东的统治。而近四十万军民的迁入,将有助于迅速恢复甚至进一步提高明州府的农事生产。

    明州府有很多是因为人口锐减而产生的抛荒田,几乎没有什么开荒难度;此外,大量征没降族为官有的田产、屋宅,都能直接安置人口。

    为了尽可能的不误农事,淮东采取移户填丁的方式进行流民安置。

    早在五月上旬,就从崇州、鹤城等地的屯寨里抽丁户填入明州,赶在夏秋之际,将明州府所征没的官田及抛荒田都种上稻、棉、麻、蔗等作物。从津海疏散出来的民众,六月上旬才陆续抵达淮东,先填入屯寨,以补农事劳力的不足——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明州府抢种了超过三十万亩地,还不误鹤城、崇州等地的耕作及垦荒等农事。

    这为缓解明年的粮食压力,大大的缓了一口气。

    南迁的近四十万军民,除津海军外,还能给淮东提供四到六万人的合格后备兵员。

    南迁民众要在地方安顿下来,总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必然需要淮东进一步扩大工辎营的辎兵规模,才能以工代赈的方式,扶助南迁民众渡过最初的难熬年头。

    林续文、黄锦年等人加入淮东,淮东将能在顾悟尘之外,在江宁新都扶植自己的代言人。

    因为津海粮道的缘故,津海也积攒了巨量的财富。

    包括黄锦年家族在内,淮东军司一次获得约三十万银的军资“捐赠”,淮东钱庄更是获得超过百万两银的本金。

    林缚以淮东军司的名义,从淮东钱庄支借白银一百万两,收购因津海粮道停运后粮商手里积压的余粮。

    除四十万石米粮用于疏散津海民众南迁及前期安置外,在各地粮食压力如此紧张的时刻,淮东的米粮储备也因此增加到一百四十万石。

    当然,淮东军司向淮东钱庄的支借总额也激增到两百万两白银,每年仅支付钱息就高达二十四万两。

    也只有到这时,才能看出林缚当初坚决筹立淮东钱庄的巨大好处。

    除了黄锦年为保全家族才会将真金白银捐赠出来做军资,其他人,便是林续文,觉悟再高,也不会白白的将家里的银子拿出来养军。

    比起强行征用会激起剧烈的反抗来,以淮东钱庄为媒介,淮东筹军资的手段要温情脉脉得多——淮东虽然因此要支付高额的钱息,但也通过淮东钱庄,将分散的势力紧紧的团结在淮东的周围。

    那些粮商,也由于津海粮道断了,手里的存粮给淮东军司收购去,得了银子一时没有出处,兵荒马乱的,也不敢揣着大笔的银子四处乱走。

    淮东军司的赎卖行为,也进一步赢得粮商的信任,更愿意将银子存入钱庄吃钱息。

    利用淮东钱庄及屯寨的模式,淮东军司也能够大幅减少对安置流民、垦荒屯种的支出。

    实际上,在津海势力并入后,淮东虽说仅占三府之地,加上淮阳军镇控制的淮泗地区,算上济州及新得的夷洲,满打满算也只有二十五县,但实际的军事潜力,已经比控制区域近百县的奢家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