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义门陈 > 第5章 削藩

第5章 削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陈义枫仍然像往常一样读书练剑,和道衍、马三保等人聊天。马三保不但帮他买酒,还负责帮他收走酒坛。但马三保自己是不饮酒的,因为回人的教义不许饮酒。

    当道衍大师把那个消息告诉陈义枫的时候,陈义枫知道,机会来了。

    “削藩,终于动手了啊。”

    年仅二十一岁的建文帝初登皇位,屁股还没坐稳,便开始拿他的叔叔们开刀。

    因为他害怕这些叔叔们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第一个倒霉的,是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朱橚。朝廷遣大将李景隆突袭河南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当年的云南还是蛮荒之地,所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次谋杀性的放逐。

    这位倒霉的王爷,有没有异谋,直到今天也是一笔糊涂帐。只因他是燕王的同母弟,建文帝害怕他帮助燕王造反,故为了剪除燕王羽翼,第一个对他动手。

    凭心而论,这位王爷对国家,对老百姓还是有贡献的。

    古代农耕技术落后,稍有天灾,老百姓的那点收成交完地租,便没了口粮。有时连交租都不够,最后只得卖身为奴,甚至卖儿卖女还债,真是生不如死。

    周王体察民情,对老百姓的疾苦颇为关心。他看到这些农人一年到头受苦受累,到最后还要饱受天灾的侵袭,那一副副绝望的神情,那一声声痛不欲生的哀嚎,使他心痛如绞。

    他组织大量人力,耗费无数心血,几乎走遍了他的防区内每一个地方,漫山遍野的搜寻各类植物,精心研究尝试,最后总结出四百一十四种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野果,编辑成册,名曰《救荒本草》。

    无数灾民深受其益,因此书所涉知识保命者数不胜数,百姓皆呼其为贤王。

    就是这么一位贤王,没奈何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却无处申冤。

    他被收拾后,紧接着代王朱桂又遭殃了,有人告发他贪虐残暴,建文帝也不详加追查,直接抓人,发配到蜀地。

    这俩王爷一倒霉,其它王爷人人自危。

    朱元璋临死前,朱允炆曾问过他爷爷,您让叔叔们为我守护边境,但他们兵权太重,如果造反怎么办?

    朱元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的相当感人,先用德感动他们,后用礼约束他们,接下来才是解决他们的封地问题,最后刀兵相向。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便说,那就这样做吧。

    而今,朱允炆把答应他爷爷的事全忘了,德礼没有,大棒倒有的是。

    诸王皆生出一种兔死狐悲的感伤,他们都知道,过不了多久,大棒就要打到自己头上了。

    这些王爷之中,最惊慌、最愤怒、怨恨最深的,当属燕王。

    燕王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当时他老爹正与陈友谅开战,这个婴儿就在战火中出生了。他老爹忙着打仗,没空管他。

    他母亲碽妃①的生平,至今无人能说明白,有说是汉人的,也有说是蒙古人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她的身份极其低贱,至少在朱元璋那里,一文不值。估计也没有经过明媒正娶,而是直接抢来的。

    至于这个女人是怎么死的,更是说不明白,有说是被朱元璋杀死的,也有说是被他活活烫死的。

    俗话说,宁可没有当官的爹,也不能没有要饭的娘。

    而朱元璋就是这么霸道,偏偏就杀了她,原因如今已经没人能说清了。所以燕王和周王很小就没了娘亲,被送到马皇后那里抚养。

    这俩从小没娘,从来没体验过被亲娘怜爱的儿子,在老爹眼里的地位,自是不用多说,可能也就比一文不值略微好点。

    燕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其它得宠的皇子可以享尽天伦之乐,他却什么都没有。长大后,被封到燕地,整天目睹明朝大将与蒙古兵血腥厮杀,每天耳熟能详的,全是鲜血与烈火。

    其它皇子在温暖的大屋子里饮酒作赋之时,他深入大漠,与敌人死命相拼,利刃刺入敌腹,鲜血喷溅了一脸。他抹完脸上的血,继续杀人。

    敌人的尸身己凉,可溅在他身上的血却还是热的。

    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②,作为嫡长子,他有权成为太子,他有权得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以及最好的一切。

    朱棣无话可说。

    谁让自己的母亲身份低贱呢。

    然而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的二子和三子也都早死,轮也该轮到四皇子朱棣当太子了。

    朱棣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可没想到朱元璋竟然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让他继位!

    凭什么?他这乳臭未干的小崽子算个什么东西?我样样比他强,凭什么要认他为君?

    他对老爹非常怨怅,你当年也不过就是臭要饭的出身,如今当了皇帝,就开始瞧不起我那出身低贱的母亲?

    他有他的想法,朱元璋也有朱元璋的理由,按照礼法,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③。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规矩。

    有三件事,使得朱棣对他老爹特别不满,他和朱允炆之间,早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其一,朱元璋曾出过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而朱棣对的却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元璋对朱棣的下联很满意,工整大气,还很少有的表扬了他,但是,与此同时,他仍然很慈爱的看着皇太孙。

    也就是说,你朱棣再怎么能耐,再怎么拼命为国立功,你以后也只配给你这后辈下跪。

    朱元璋走后,朱棣很得意的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是说:“你什么都不是,连个对联都对不好。”之后,他的眼中多了些怨毒的神色。因为他恼恨父亲的不公。

    这个眼神,朱允炆终生都不会忘记。

    其二,朱元璋规定,上朝时,众人须按尊卑站位,但行过朝礼之后便可行家人礼。可有一次上朝,朝礼己毕,朱棣站在朱允炆左边(左代表尊位),朱元璋竟然勃然大怒,当众将他臭骂一顿,像赶狗一样把他赶了出去,一点情面都不留。朱棣无辜受辱,实在是太冤枉了。但他又不敢和他老爹争辩。他更不敢质问老爹:你不说行过朝礼后,便可行家人礼吗?按家人礼,我是叔叔,这么站也没错。

    其三,有一次朱允炆从皇家学堂读完书往回走,正巧碰上朱棣,朱棣见四周没人,便很轻蔑的用手拍了拍他的背,很轻佻的说:“没想到你小子竟然能有今天(指立为皇太孙)。”

    正在这时,朱元璋路过,看见此情此景,暴怒之后又是一顿臭骂,那一声声恶毒谩骂简直不堪入耳。朱棣只能忍气吞声的给老爹陪罪,老爹死活不肯原谅,就像骂畜牲一样骂不绝口。最后还是朱允炆出来打圆场,说他们叔侄俩是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饶过朱棣。

    一个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王爷,竟然要靠这黄口小儿求饶。这对朱棣来说,真是莫大的耻辱。

    但他什么也不敢做。

    满腹怨恨,最终也只能变成废气放出去。

    现在朱允炆当了皇帝,自然不会放过这位和他矛盾最深,对他威胁最大的叔叔。各位藩王的统兵权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一万多,多些的有四五万,而朱棣的兵,有十多万。没办法,谁让他的地盘离外敌最近呢。

    下过围棋的人都知道,最难啃的那块棋应该先留着,先啃掉周围那些弱势力,最终再对最难的那块棋造成致命一击。

    建文帝用的就是这招。

    对于这一点,燕王心知肚明。

    他们之间的矛盾,终于要被引爆了。

    这座沉寂多年的火山口,终于要喷发了。

    无数人的命运将从此发生改变。

    这晚,月明如昼。

    亥时④,陈义枫来到住持的禅房。

    道衍知道他深夜前来必有要事,便开门见山询问道:“你想好了?”

    “明天,我去拜见燕王。有劳大师帮衬。”

    ------------

    ①正史上说朱棣的生母为马皇后,这是胡扯,因为正史被朱棣篡改过。他母亲是碽妃,至于她的其它资料,几乎被朱棣销毁殆尽,永远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②太子朱标的生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马皇后,一是李淑妃。很多书籍中都认为是李淑妃,畅销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是这样写的。然而李淑妃为太子生母的说法有太多地方靠不住。

    其一、李淑妃的父亲李杰生于1331年,他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是至正十六年(1356),而《明太宗实录》说朱标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生了,由此可见,朱标不应该是李淑妃的孩子。

    其二、时间对不上。朱标出生那年,李杰才24岁,古人结婚年龄比现代人早很多,这确是事实。儒家大圣人朱熹在《家礼》中提到古代男女的结婚年龄:男十六,女十四。即使李杰结婚比其他男子早很多,而且结婚后一秒不停,马上生孩子,长女李淑妃顶多也就十岁出头。

    而按照现代医学来说,女子一般是十三岁左右才来月经,此时方有生育能力。十岁出头的李淑妃怎么可能会生下朱标?

    你总不能说,李杰12岁生长女,长女12岁生朱标吧?这实在有点太扯。况且时间也太赶了,须知生孩子不是上一秒怀孕,下一秒马上就生完,完整的孕期需要经过九个月零十天(在此数值上下波动)。

    其三、仅仅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标就被立为皇太子,这也太早了吧。名份这么早就能定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是正宫马皇后的儿子。如果他是庶子,则朱元璋应该等到嫡子出生后才可以准备立太子的事,毕竟庶子是没资格成为太子的。朱元璋在礼法上相当传统,后来宁立嫡孙,也不立庶子,便是明证。

    其四、朱元璋是所有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的一位,一生所受的苦难亦居历代帝王之最,这些苦难经历,使他变得心狠手辣,同时又极其心理变态。

    他这一生很难相信谁,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后宫嫔妃,稍有触犯,一批一批的杀,明朝大臣被灭族那是常事。

    他早年险些被小人害死,把他关起来不给饭吃,想活活饿死他。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每次去看望他时都会偷偷把烙饼放胸口,每次都烫伤,但每次都送,这才救了他的命。他对这位贤妻感恩戴德,尊敬有加,可以说对她爱到了极致,一生只对她的话言听计从。数年来,被马皇后从朱元璋的的屠刀下一言救命的大臣,数不胜数。

    在朱元璋心中,后宫那些所谓的美女只是他的玩物和工具,玩够了动辄以残忍手段杀戮。他临死前,还下令将这些嫔妃全部吊死,让她们给自己殉葬,没有半点怜香惜玉之情。虽然他对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等人也很看重,但她们的地位远远无法和马皇后相提并论。他对马皇后敬爱到这个地步,实在没有理由不立马皇后的儿子为太子。

    综上所述,本文采信太子生母为马皇后的说法。

    ③这是从西周时期传下来的规矩,目的在于定分止争。立子以嫡不以长,是说立太子的时候,只能立正妻所生嫡子,不能立妾所生的庶子。除非正妻被废或嫡子全部夭折。立嫡以长不以贤,是说正妻所生的所有嫡子中,只能立嫡长子,哪怕其它嫡子比他贤明,也不考虑。嫡长子即使不贤,也好过因诸子争夺大位所引发的流血政变。

    ④相当于后世的21:00??-??23:00。

    作者注: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写的最差的一个(本人从《史记》开始,到《明史》全部读完),太多的地方写的扑朔迷离,自相矛盾的地方随处可见。写历史类网文,读者对文章质量的要求比其它类型网文的要求高出太多。所以本人预先把这些争议特别大的事件解释清楚。

    读者可以有不同意见,这是你的自由,你可以随意评论,随意发表你个人的观点,但恕我不再一一回复。

    我只想尽全力写好这篇文章,来回报那些对我一直大力支持的读者的知遇之恩。

    我每天要查阅大量史料,书房每天要走好几百个来回。

    我要保证在任何重要节点上不能出现明显错误,这是个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没有强烈的爱好作支撑是坚持不下去的。平时还要工作,时不时再加个班啥的,写作时间本来就少,并且这次我决定尽力做到永远不断更,所以我必须尽最大限度压榨所有时间,把所有精力放在写作上,而不能在回复读者评论上浪费太多时间。

    这章是过渡章,难写,却必须得写,如果不把建文帝和燕王之间的恩怨交待清楚,没法展开后面的剧情,不然读起来会显得特别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