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林指挥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吸取了唐末五代军方将领夺权反叛的教训,宋朝在军事制度方面,十分谨慎。调兵、领兵的权力被分割的七零八落之外,驻军也有很大调整。当然,对的地方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唐朝前期采用府兵制,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府兵在关中,拱卫京畿。宋朝也是如此,重点都是强干弱枝。宋朝的军队有禁军和厢军的区别,禁军的战斗力和人数都首屈一指。而大批的禁军主要驻守汴京附近,拱卫都城,称之为京营禁军。虽说禁军还有别的部分,可时间一长,在人们的习惯中禁军代指的就是京营禁军。其兵力数量可能已经到全**队的一半以上。如此一来,不管是哪里发生叛乱,能够调动的兵力不会太多,可以保证朝廷平叛之时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而言,帝国的都城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地方。而且禁军士兵的选拔也更为严格,身体素质更好,战斗力也因此很强大。地方上则主要是厢军,实力较之禁军差了许多。只是,京营禁军就一定是大宋朝最强的精锐吗?也许建国之初确实如此,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年时间过去了,禁军已经不复当年。没有太多的战事,禁军得不得锻炼,虽然士兵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可战斗力却不如往昔。北宋采用的是募兵制,可实际上却是养兵制。哪里一旦发生了灾荒,便立即前去征兵。北宋的皇帝们坚信一点。只有造反的流民。没有叛乱的士兵。如此一来。军队的人数在不断膨胀,可是士兵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其中更是不乏滥竽充数者,整体素质下降几乎是必然的。加之是太平盛世,时间长了就会有糜烂之事,禁军也无法避免,而今其中已经有很严重的问题。除了殿前司之外,其他的京营禁军也越发的废弛。战斗力和秩序都大不如往昔。虽说仁宗朝,文彦博曾经提议精简禁军,可效果却十分有效。如此情况下,如果从战斗力的角度来讲,当前大宋朝最强的精锐部队应该是西军才对。其实所谓西军本该也是禁军的一部分,北宋禁军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拱卫京畿的京营,河北路防御辽国的河北军,陕西路防御西夏的西军。西军所在的陕西路地处西北,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自从秦朝时起。赳赳老秦的精神风骨就一直传承下来。西北汉子身体强壮,多有虎狼勇士。底子很不错。加之西北之地尚武精神也更加浓厚,重文轻武在这里表现的可能不是很强烈,故而兵卒的基础更好一些。西军从根本上已经有较大的优越性了,不过一直军队的强大绝对不是先天的,后天因素才是关键。最为重要的是,这几十上百年,他们几乎一直在打仗。西北就是个混乱之地,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处,战争必然多发。北宋建立,尤其是西夏反叛之后,打仗已经是家常便饭。平均每隔一段时间,西夏就会蠢蠢欲动,边疆或大或小就会有战事发生。彪悍的将士们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战斗力也不断提高。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军队,光是精神风貌都大一不用。西军能苦斗,敢牺牲,已经是天下闻名,陕西四路从大范老子范雍开始经营起,强兵之名,已垂近百年。西军除四路正军,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与西夏,青唐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陕西诸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可以说是西北男儿用鲜血和性命打造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因为一直持续作战,训练也不曾间断,这种强大的战斗力一直得以保持。而今西军士兵俨然是职业军人一般,在大宋军队中绝对的首屈一指。加之各大军事世家的用心经营,西军的战斗力不言而喻。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相比,战力高出很多。毫不夸张的说,京营禁军于西军来一场大战,京营怕不是西军的对手。虽然没有直接的比拼,但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间接的对比。仁宗皇佑四年,西南部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叛,湖广军队糜烂,完全不是对手,很快就让叛军占领了邕江流域的许多城池,并且威胁岭南东部,甚至一度围困广州,湘南一代也岌岌可危,甚至还建立大南国称雄一方。大宋朝南方的半壁江山因此而动荡不敢,国朝震动。如此情况下,朝廷大为震惊,立即派京营禁军前平叛,不想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根本无法奈何侬智高。最后实在不得已的惊恐情况下,仁宋皇帝孤注一掷——任命了枢密院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南下镇压叛乱。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狄青在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大败侬智高,收复南方失地。此战之中京营禁军和西军的战斗力对比可见一斑,除了狄青的个人能力之外,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后来狄青之所以被罢免,猜忌,最后郁郁而终,想来也是与此有关的。西军实力太过强大,他本人又在西军之中威望甚高,他的存在难免会让朝廷不放心。仁宗皇帝或许放心狄青,可有些人却看不下去,比如韩琦之流。更是以狄青是武人为由。多有攻讦。除此之外。后来金国入侵的时候。其他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无力阻挡女真铁蹄。唯有种师道等人率领的西军多少有些效果,一定程度上阻击了女真大军的入侵。只是大势所趋,但凭已经七零八落的西军,想要力挽狂澜几率太小。加之西军擅长在西北山地野战,平原作战不太适应。最终,北宋难逃亡国厄运,西军也就此折在汴梁。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不过此时,府州折家百年传承,长久不衰。清涧城种家正处在鼎盛时期,范仲淹、狄青、种世衡等人在西北治军的的影响尚未消退,西军依旧是实力强大的大宋第一精锐。铁面宗主对西军了如指掌,感情深厚,对眼下的局势更是清楚。林昭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很难!通过正常手段是没有可能的。赵宗实一家三代谋划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怎么愿意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皇位呢?或许汴京宫廷这边的谋划会起一些效果。宫廷政变是一种方式。但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最坏的打算便是采用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总而言之。不管将来如何打算,采取何种方式,积蓄实力都是很必要的,军政两方面必须要双管齐下。尤其是军中,没有军方的支持,何以成大事?枪杆子里出政权,千古不易的道理。古代争夺皇位更是如此。京营禁军牢牢掌控在赵顼手中,虽说某些地方想想办法也是可以的,可也只能在某些关键时候使用,效果相对来说也很一般。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帮助,无法给予更多明显支持,所以还是要在外围想办法。至于其他两支精锐,河北军主要是用来防御契丹,实力如何先不说,而今根本就插不上手。不管是自己还是林昭,与河北军都没有什么交集,何况而今韩琦是河北路宣抚使,有那只老狐狸在,着实不敢轻举妄动能于京营禁军一较高下的也只有西军了,自己和林昭都与西军有渊源,有联系。林昭这次前去西北作战是很重要的一个契机。林昭在西军之中已经有个很重要的关系,自从折文芯嫁入威远伯府的那一日其,实际上府州折家已经骑虎难下,将来必须要支持自家姑爷。说起来林昭似乎对种家有恩,只是这份恩情相对来说很淡薄,跟确切地说,可能是种家对林昭的一种愧疚。关系是有了,却还不够深入。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扩大这种关系优势,并且深入到更多更广的地方,更多的人。虽说自己有一些力量,可毕竟已经时隔多年,加之一些特别的原因,铁面宗主不太确定一定能够成功。事关重大,绝对不能冒险,必须要谨慎。再者,即便是自己出面,那人也未必会全心全意帮助林昭。最好的方式还是林昭自己积累战功,走上高位,掌握兵权的同时,提升威望,不断加强实力。有朝一日,当实力可以与赵顼一较高下的时候,便是振臂一呼,风云突变之时。至于这个时间到底要多长,铁面宗主很希望尽快到来,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年都熬过来了,多等几年又何妨?很快,林昭的任命便下来了,前往庆州担任指挥使。宋军编制,一般以物五十人为一队,二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指挥是基本作战单位。林昭担任指挥使,也就是说手下有五百将士,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是个有名号的小将领了。毕竟他是第一次领兵,虽说是伯爵,担任过县令,六部郎中等官职,但在军中并无履历。若非是因为出使吐蕃,与军事沾边,骤然让他担任指挥使已经算是破格了。对此林昭没有意见,要知道刘昌祚在军中混了许久才只是个指挥使,自己这边一涉足有此基础已经算是不错了。已经不低了,将来只需要不断努力,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故而对于这个安排,林昭算不上特别满意,却也没有任何意见。至于赴任的地点庆州更是没话说,毕竟自己有过在荔原堡和大顺城作战的经历。延边诸路中,对环庆路最为熟悉。何况李复圭就是从那处逃脱了。对于一心想着要报仇的林昭而言。庆州无疑很合适。在那里遭受的屈辱。也将在那里找回面子。庆州目前的主将是王韶,李复圭叛逃了,固然有他的失误,可着实不能怪王韶。在李复圭一手遮天,党羽林立的庆州,想要稳住局势,不发生哗变或者动荡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此处理,赵顼已经十分满意了。对王韶的能力也是多有赞许,目前也对他多有赞许。环庆路的军事已经全权交给王韶掌管。对于即将要面对的上司,林昭还是很有好感的。李复圭是自己的大仇人,王韶在庆州的作为也算是帮自己报仇的,林昭多少有些感激。再者,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宋朝与吐蕃的熙河之战就是王韶指挥的。这可是北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开疆拓土,王韶的能力与名头不言而喻。何况庆州还有景思立和刘昌祚,而今彼此之间都是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彼此之间多有照应。作为此战统帅的陕西路宣抚使韩绛更是老熟人。多少能够得到一些照顾,所以林昭对这一趟西北之行。心态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熙宁四年春,正月二十,春寒料峭。汴河的冰封才刚刚融化,西北风依旧阵阵的寒冷,可是西夏已经发起了进攻了。西北边军动荡不安,出兵反击势在必行。在征调之列的林昭不得不与新婚不过月余的娇妻分别,踏上西北出征之路。按理说林昭该随同韩绛一同出发的,不过韩相公发现林指挥还有一位美娇娘随行之后便网开一面,同意林昭可以单独行动。但是要求林昭务必于二月初六之前赶到庆州,否则军法处置。毕竟折文芯是府州折家人,顺道回家而已。人家新婚燕尔便要分开,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既然路上有时间,索性就照顾一下人家小夫妻,多给人家一点时间。林昭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指挥使,可背景却着实不简单。看看人家的几位老丈人,崇义公德高望重,曹国舅也算一个,折克行这位大舅哥就更不必说了。何况人家背后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又是楚国大长公主的救命恩人。看似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背后的力量却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予林昭方便,卖个人情总是好的。说实话,韩绛觉得很庆幸,在西北的时候给林昭一定的维护,保住了林昭的性命。如此落下了一个好名声不说,官家和王安石也不好太过怪罪自己,一切都很融洽。不但没有因为此事而受连累,反而是因祸得福当上了参知政事,进入宰相行列。仔细说起来,似乎还要感谢林昭才是。不过此刻,韩绛似乎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这些,西北纷乱的局势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反击西夏,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也是难度颇大。尤其是西夏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又有李复圭这个奸细在,很多事情让他们十分被动。不好应对啊!韩绛由衷一声感叹,接下来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西北战事。至于林昭……韩绛只是轻轻一笑,二月初六他肯定能够赶到庆州,这就足够了。至于其他,韩绛只能说期待他的良好表现……从汴京到庆州,半个月的时间,路程着实有些遥远,故而林昭和折文芯也不可能游山玩水,多有耽误。两人一路上都着急赶路,只有晚上的时候才如胶似漆,恩爱缠绵……在汴京伯爵府的时候,因为有其他几位夫人在,难免会有矜持。而今路途之中只有他们两人,新婚小妇人,格外恩爱!进入关中之后,两人在长安分别。林昭继续向西去了庆州,折文芯则是要返回府州,毕竟将领在外是不能携带家眷的。两人约定好,战事结束之后,林昭便会前往府州,去拜会折家上下老小。已经把人家姑娘娶过来了,却还没上过人家门,当真有些说不过去。林昭和折文芯并不知道,他们一路西行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可实际上一直有人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暗中保护。仁宗之子的身份何其贵重,铁面宗主这边的保护自然悉心周到。折文芯也不例外,她可是林昭平妻,又是府州折家的女儿,是林昭联系府州折家支持的关键,同样不可掉与轻心。只是在途中倒是可以暗中提供保护,可到了战场上该怎么办呢?铁面宗主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虽说他希望林昭在此番对西夏作战之中立下军功,得以升迁,积蓄实力为将来做准备。可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安全问题着实让人有些忧虑。战场之上,千军万马之中,贴身保护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插不上手,而今只能寄希望于仁宗皇帝在天之灵保佑了……转眼之间便已经二月初了,林昭提前三天,于二月初三日到达庆州……(未完待续。。)〖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RT
吸取了唐末五代军方将领夺权反叛的教训,宋朝在军事制度方面,十分谨慎。调兵、领兵的权力被分割的七零八落之外,驻军也有很大调整。当然,对的地方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唐朝前期采用府兵制,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府兵在关中,拱卫京畿。宋朝也是如此,重点都是强干弱枝。宋朝的军队有禁军和厢军的区别,禁军的战斗力和人数都首屈一指。而大批的禁军主要驻守汴京附近,拱卫都城,称之为京营禁军。虽说禁军还有别的部分,可时间一长,在人们的习惯中禁军代指的就是京营禁军。其兵力数量可能已经到全**队的一半以上。如此一来,不管是哪里发生叛乱,能够调动的兵力不会太多,可以保证朝廷平叛之时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而言,帝国的都城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地方。而且禁军士兵的选拔也更为严格,身体素质更好,战斗力也因此很强大。地方上则主要是厢军,实力较之禁军差了许多。只是,京营禁军就一定是大宋朝最强的精锐吗?也许建国之初确实如此,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年时间过去了,禁军已经不复当年。没有太多的战事,禁军得不得锻炼,虽然士兵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可战斗力却不如往昔。北宋采用的是募兵制,可实际上却是养兵制。哪里一旦发生了灾荒,便立即前去征兵。北宋的皇帝们坚信一点。只有造反的流民。没有叛乱的士兵。如此一来。军队的人数在不断膨胀,可是士兵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其中更是不乏滥竽充数者,整体素质下降几乎是必然的。加之是太平盛世,时间长了就会有糜烂之事,禁军也无法避免,而今其中已经有很严重的问题。除了殿前司之外,其他的京营禁军也越发的废弛。战斗力和秩序都大不如往昔。虽说仁宗朝,文彦博曾经提议精简禁军,可效果却十分有效。如此情况下,如果从战斗力的角度来讲,当前大宋朝最强的精锐部队应该是西军才对。其实所谓西军本该也是禁军的一部分,北宋禁军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拱卫京畿的京营,河北路防御辽国的河北军,陕西路防御西夏的西军。西军所在的陕西路地处西北,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自从秦朝时起。赳赳老秦的精神风骨就一直传承下来。西北汉子身体强壮,多有虎狼勇士。底子很不错。加之西北之地尚武精神也更加浓厚,重文轻武在这里表现的可能不是很强烈,故而兵卒的基础更好一些。西军从根本上已经有较大的优越性了,不过一直军队的强大绝对不是先天的,后天因素才是关键。最为重要的是,这几十上百年,他们几乎一直在打仗。西北就是个混乱之地,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处,战争必然多发。北宋建立,尤其是西夏反叛之后,打仗已经是家常便饭。平均每隔一段时间,西夏就会蠢蠢欲动,边疆或大或小就会有战事发生。彪悍的将士们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战斗力也不断提高。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军队,光是精神风貌都大一不用。西军能苦斗,敢牺牲,已经是天下闻名,陕西四路从大范老子范雍开始经营起,强兵之名,已垂近百年。西军除四路正军,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与西夏,青唐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陕西诸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可以说是西北男儿用鲜血和性命打造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因为一直持续作战,训练也不曾间断,这种强大的战斗力一直得以保持。而今西军士兵俨然是职业军人一般,在大宋军队中绝对的首屈一指。加之各大军事世家的用心经营,西军的战斗力不言而喻。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相比,战力高出很多。毫不夸张的说,京营禁军于西军来一场大战,京营怕不是西军的对手。虽然没有直接的比拼,但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间接的对比。仁宗皇佑四年,西南部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叛,湖广军队糜烂,完全不是对手,很快就让叛军占领了邕江流域的许多城池,并且威胁岭南东部,甚至一度围困广州,湘南一代也岌岌可危,甚至还建立大南国称雄一方。大宋朝南方的半壁江山因此而动荡不敢,国朝震动。如此情况下,朝廷大为震惊,立即派京营禁军前平叛,不想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根本无法奈何侬智高。最后实在不得已的惊恐情况下,仁宋皇帝孤注一掷——任命了枢密院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南下镇压叛乱。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狄青在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大败侬智高,收复南方失地。此战之中京营禁军和西军的战斗力对比可见一斑,除了狄青的个人能力之外,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后来狄青之所以被罢免,猜忌,最后郁郁而终,想来也是与此有关的。西军实力太过强大,他本人又在西军之中威望甚高,他的存在难免会让朝廷不放心。仁宗皇帝或许放心狄青,可有些人却看不下去,比如韩琦之流。更是以狄青是武人为由。多有攻讦。除此之外。后来金国入侵的时候。其他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无力阻挡女真铁蹄。唯有种师道等人率领的西军多少有些效果,一定程度上阻击了女真大军的入侵。只是大势所趋,但凭已经七零八落的西军,想要力挽狂澜几率太小。加之西军擅长在西北山地野战,平原作战不太适应。最终,北宋难逃亡国厄运,西军也就此折在汴梁。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不过此时,府州折家百年传承,长久不衰。清涧城种家正处在鼎盛时期,范仲淹、狄青、种世衡等人在西北治军的的影响尚未消退,西军依旧是实力强大的大宋第一精锐。铁面宗主对西军了如指掌,感情深厚,对眼下的局势更是清楚。林昭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很难!通过正常手段是没有可能的。赵宗实一家三代谋划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怎么愿意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皇位呢?或许汴京宫廷这边的谋划会起一些效果。宫廷政变是一种方式。但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最坏的打算便是采用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总而言之。不管将来如何打算,采取何种方式,积蓄实力都是很必要的,军政两方面必须要双管齐下。尤其是军中,没有军方的支持,何以成大事?枪杆子里出政权,千古不易的道理。古代争夺皇位更是如此。京营禁军牢牢掌控在赵顼手中,虽说某些地方想想办法也是可以的,可也只能在某些关键时候使用,效果相对来说也很一般。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帮助,无法给予更多明显支持,所以还是要在外围想办法。至于其他两支精锐,河北军主要是用来防御契丹,实力如何先不说,而今根本就插不上手。不管是自己还是林昭,与河北军都没有什么交集,何况而今韩琦是河北路宣抚使,有那只老狐狸在,着实不敢轻举妄动能于京营禁军一较高下的也只有西军了,自己和林昭都与西军有渊源,有联系。林昭这次前去西北作战是很重要的一个契机。林昭在西军之中已经有个很重要的关系,自从折文芯嫁入威远伯府的那一日其,实际上府州折家已经骑虎难下,将来必须要支持自家姑爷。说起来林昭似乎对种家有恩,只是这份恩情相对来说很淡薄,跟确切地说,可能是种家对林昭的一种愧疚。关系是有了,却还不够深入。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扩大这种关系优势,并且深入到更多更广的地方,更多的人。虽说自己有一些力量,可毕竟已经时隔多年,加之一些特别的原因,铁面宗主不太确定一定能够成功。事关重大,绝对不能冒险,必须要谨慎。再者,即便是自己出面,那人也未必会全心全意帮助林昭。最好的方式还是林昭自己积累战功,走上高位,掌握兵权的同时,提升威望,不断加强实力。有朝一日,当实力可以与赵顼一较高下的时候,便是振臂一呼,风云突变之时。至于这个时间到底要多长,铁面宗主很希望尽快到来,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年都熬过来了,多等几年又何妨?很快,林昭的任命便下来了,前往庆州担任指挥使。宋军编制,一般以物五十人为一队,二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指挥是基本作战单位。林昭担任指挥使,也就是说手下有五百将士,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是个有名号的小将领了。毕竟他是第一次领兵,虽说是伯爵,担任过县令,六部郎中等官职,但在军中并无履历。若非是因为出使吐蕃,与军事沾边,骤然让他担任指挥使已经算是破格了。对此林昭没有意见,要知道刘昌祚在军中混了许久才只是个指挥使,自己这边一涉足有此基础已经算是不错了。已经不低了,将来只需要不断努力,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故而对于这个安排,林昭算不上特别满意,却也没有任何意见。至于赴任的地点庆州更是没话说,毕竟自己有过在荔原堡和大顺城作战的经历。延边诸路中,对环庆路最为熟悉。何况李复圭就是从那处逃脱了。对于一心想着要报仇的林昭而言。庆州无疑很合适。在那里遭受的屈辱。也将在那里找回面子。庆州目前的主将是王韶,李复圭叛逃了,固然有他的失误,可着实不能怪王韶。在李复圭一手遮天,党羽林立的庆州,想要稳住局势,不发生哗变或者动荡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此处理,赵顼已经十分满意了。对王韶的能力也是多有赞许,目前也对他多有赞许。环庆路的军事已经全权交给王韶掌管。对于即将要面对的上司,林昭还是很有好感的。李复圭是自己的大仇人,王韶在庆州的作为也算是帮自己报仇的,林昭多少有些感激。再者,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宋朝与吐蕃的熙河之战就是王韶指挥的。这可是北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开疆拓土,王韶的能力与名头不言而喻。何况庆州还有景思立和刘昌祚,而今彼此之间都是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彼此之间多有照应。作为此战统帅的陕西路宣抚使韩绛更是老熟人。多少能够得到一些照顾,所以林昭对这一趟西北之行。心态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熙宁四年春,正月二十,春寒料峭。汴河的冰封才刚刚融化,西北风依旧阵阵的寒冷,可是西夏已经发起了进攻了。西北边军动荡不安,出兵反击势在必行。在征调之列的林昭不得不与新婚不过月余的娇妻分别,踏上西北出征之路。按理说林昭该随同韩绛一同出发的,不过韩相公发现林指挥还有一位美娇娘随行之后便网开一面,同意林昭可以单独行动。但是要求林昭务必于二月初六之前赶到庆州,否则军法处置。毕竟折文芯是府州折家人,顺道回家而已。人家新婚燕尔便要分开,确实有些不近人情,既然路上有时间,索性就照顾一下人家小夫妻,多给人家一点时间。林昭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指挥使,可背景却着实不简单。看看人家的几位老丈人,崇义公德高望重,曹国舅也算一个,折克行这位大舅哥就更不必说了。何况人家背后还有一位太皇太后,又是楚国大长公主的救命恩人。看似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背后的力量却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予林昭方便,卖个人情总是好的。说实话,韩绛觉得很庆幸,在西北的时候给林昭一定的维护,保住了林昭的性命。如此落下了一个好名声不说,官家和王安石也不好太过怪罪自己,一切都很融洽。不但没有因为此事而受连累,反而是因祸得福当上了参知政事,进入宰相行列。仔细说起来,似乎还要感谢林昭才是。不过此刻,韩绛似乎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这些,西北纷乱的局势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反击西夏,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也是难度颇大。尤其是西夏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又有李复圭这个奸细在,很多事情让他们十分被动。不好应对啊!韩绛由衷一声感叹,接下来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西北战事。至于林昭……韩绛只是轻轻一笑,二月初六他肯定能够赶到庆州,这就足够了。至于其他,韩绛只能说期待他的良好表现……从汴京到庆州,半个月的时间,路程着实有些遥远,故而林昭和折文芯也不可能游山玩水,多有耽误。两人一路上都着急赶路,只有晚上的时候才如胶似漆,恩爱缠绵……在汴京伯爵府的时候,因为有其他几位夫人在,难免会有矜持。而今路途之中只有他们两人,新婚小妇人,格外恩爱!进入关中之后,两人在长安分别。林昭继续向西去了庆州,折文芯则是要返回府州,毕竟将领在外是不能携带家眷的。两人约定好,战事结束之后,林昭便会前往府州,去拜会折家上下老小。已经把人家姑娘娶过来了,却还没上过人家门,当真有些说不过去。林昭和折文芯并不知道,他们一路西行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可实际上一直有人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暗中保护。仁宗之子的身份何其贵重,铁面宗主这边的保护自然悉心周到。折文芯也不例外,她可是林昭平妻,又是府州折家的女儿,是林昭联系府州折家支持的关键,同样不可掉与轻心。只是在途中倒是可以暗中提供保护,可到了战场上该怎么办呢?铁面宗主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虽说他希望林昭在此番对西夏作战之中立下军功,得以升迁,积蓄实力为将来做准备。可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安全问题着实让人有些忧虑。战场之上,千军万马之中,贴身保护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插不上手,而今只能寄希望于仁宗皇帝在天之灵保佑了……转眼之间便已经二月初了,林昭提前三天,于二月初三日到达庆州……(未完待续。。)〖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