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71章 粘豆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北的冬天,铺天盖地的都是白雪,外面的温度非常低。人们则是发挥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利用起这纯天然的大冰箱,来储存各种食物。
一些新鲜的肉食,上面一边泼水一边结冰,之后就埋在雪堆里。等到吃的时候敲开外面的冰,拿到屋里化着,里面的肉食新鲜如初,不会有半点的风干变质。
而北方的孩子,到了冬天最期待的东西,莫过于冻梨冻柿子了。青山村这边没有柿子树,但是却有梨树。每每到了冬季,人们就会把梨子放到外面冻透了,冻得邦邦硬。吃的时候,拿回家里,用凉水缓着。到时候冻梨外面一层冰壳,里面却化的软软嫩嫩,咬一口,都是酸酸甜甜的梨汁,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最爱。
青山村产一种梨子,专门就是来做冻梨的,秋季采下来的时候,那梨子又硬又涩,一点儿也不好吃。可是等到冬天冻好了再吃,那梨肉又细又白,咬破冻梨的外皮,就是满嘴酸甜的汁水了。这个,可不是娇颜前世吃的那些,用苹果梨或是花盖梨冻出来的冻梨能比的。
顾家没有果树,自然也是没有这种冻梨的,可是娇颜人缘好啊,不少人家都会往顾家送梨子。尤其是齐家,齐家那么多的果树呢,光是冻梨树就有三四棵,每年冬天冻了梨子,除了自己吃以外,还会拿到镇上去卖一些的。齐家跟顾家相处的好,所以早早地就送来了两筐冻梨,留着让顾家人吃。
冯氏又不是那种心疼孩子们吃东西的人,所以三五不时的,就会缓一些冻梨,让孩子们解馋。当然了,也不敢让他们吃太多,小孩子脾胃娇嫩,还是不应该吃太多凉的东西。
而到了冬天,北方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包粘豆包和粘火勺了。粘豆包或是粘火勺,一般都用大黄米做成,大黄米是糯性的,最是抗饿。冬天里包上好多的粘豆包,放在缸里或是桶里,一直可以吃到开春。大多数的人家,在入冬以后都愿意包很多的粘豆包,这样一冬天的饭食也就解决了大半。
顾承勇家在南方的时候是不包粘豆包的,可是如今回到了东北,也难免要入乡随俗,包上一些了。分家的时候,各家都分了一些大黄米的,冯氏就打算包上一些,也让孩子们能多一样吃食。
在青山村这一带,包粘豆包,跟杀年猪、做豆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些,都代表着日子的富足,另外也是说距离过年不远了。所以,人们对这些事情的重视度非常高,当做一项很是有脸面的活呢。
有的时候人们见面都会问,“你家包了多少斤米啊?你家做了几包豆腐啊?你家杀了几头猪啊?”要是回答他们,包了一百斤的米,人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哎呀,这日子过得真好,包了那么多啊。”
顾承勇跟冯氏商议了一下,决定今年也包上一百斤米的粘豆包,关键是家里五个小子,个个都是能吃的时候,包的少了,不够吃的。之所以不包粘火勺,是因为家里没有烙粘火勺的鏊子,再者那个也费事,还不如粘豆包省劲儿。
两口子商议好了,顾承勇就拉着一百斤的大黄米跟小黄米去了镇上的磨坊,而冯氏则领着娇颜,在家里挑红小豆。粘豆包里面是要放红小豆馅儿的,薄薄黏黏的皮儿,甜甜沙沙的馅儿,咬一口在嘴里,那种香甜自然是不用说了。
吴氏还有赵氏都跟冯氏商议好了,三家错开日子包粘豆包。这样一家包,另外两家都能过来帮忙,也省得一家一家的干活,真的是太累人了。赵氏身子已然有些笨重,挑豆子是不行的,于是就打发了文芳姐妹几个过来帮忙。有文菲几个帮着,倒是很快的,就把豆子挑好了。
冬月初二的早晨,冯氏把挑好的红小豆用水洗了两遍,之后就倒进了锅里,添上适当的水煮上。而顾承仁,则是在顾承忠和顾承义的帮助下,把磨好的大黄米小黄米面倒在两个二缸里,添了水和面。
这个活需要力气大,所以一般都是男人干,等到面活好时,顾承勇几个,也是满头大汗了。活好的面用盖帘盖上,上面再捂着被子,等到面醒过来发好了,才可以包粘豆包呢。
吃过了中午饭,缸里面的面已然发好了,而锅里的红小豆也完全煮好,一个个全都爆开了花儿,锅里也正好没有汤水。冯氏和吴氏俩人,在豆馅儿里拌了糖,然后用勺子尽量的把豆馅儿弄碎,搅拌均匀。
等到豆馅盛进盆子里端到炕上,大家伙就开始包粘豆包了。这东西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把小豆馅包进黏面子里面,然后团成圆形,下面垫上一张洗好的玉米皮子就可以上锅蒸熟了。
不过,也别以为就真的简单,不会包的人,很容易弄得满手都是面子,却包不成个儿。要把豆馅全都包住,里面不能透气,还要保证每一个粘豆包的大小,这个也是需要练一些时候的。
娇颜今天自然是不能去苗家了,她得留在家里包粘豆包呢。别看她小小的人儿,小小的手,可是动作十分利索,很容易就包好了一个圆圆的粘豆包。
“二嫂,你看你们家娇娘,这小手还真是够灵巧的了。我记得啊,文芳六岁的时候,可是还包不出这么好看的豆包呢。”赵氏挺着个肚子坐在炕上,一边说话,手里也是不停的忙活着。
那边,文芳、文菲、文英姐妹三个,也都低头不停的干活,看她们那个熟练劲儿就知道,这些活,以前准是没少干的。以前的顾家,赵氏和文芳文菲都是干活的主力,文芳跟文菲两个,从小就锻炼出来了,现在这些里里外外的活,真的是没有能难得住她们的。
娇颜看了看文芳,十三岁的文芳已然出落的十分美丽了。这样一个长得好看,又勤快灵巧的女孩,再过几年,上门求亲的人只怕能踏破门槛。
“三婶,你不用夸我了,你看文芳姐她们包的才叫好呢。要我说啊,就是三婶有福气,四个闺女都能帮衬着三婶干活呢。你再看看我娘,家里五个儿子,每天光是做饭就得一大锅,还得给他们洗衣服,我娘天天都累的直不起腰来。”娇颜笑道。
当然,娇颜这么说是有点儿夸张。基本上娇颜都会帮着母亲做饭,而文修他们也省心,并不会把衣裳穿的特别脏。不过,家里有五个男孩,冯氏的确是不太轻松。不像赵氏,如今基本上就是啥都不用干了,文芳姐妹就会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妥妥当当的。
娇颜这话一说出来,屋子里的众人就全都愣住了,半天,吴氏才笑了出来。“哎呦,弟妹啊,你家这个小人精儿真是好玩儿,你瞧她这话说的,还真是说到我心眼儿里了。你说俺家这三个混小子,啥时候还伸手帮我干活来着?我成天的伺候他们吃,伺候他们穿的,真是要累死个人了。”
“你再看看老三家,文芳文菲姐俩啥都能干,不用老三媳妇动手,这家里家外全都利利索索的。老三媳妇,你就美吧,等着再过两年,丫头们都长大了,那个时候上门求亲的人,还不把你家的门给挤破了?到时候你就端着架子,好好的挑拣一番。我跟你说,那时候你就知道有闺女也是好事情。”吴氏这么说,当然也是有劝解赵氏的意思。
赵氏如今,也算是想开了,闻言就笑着点头,“借大嫂吉言了,我啊,就盼着那个时候早点儿来呢。”
众人这么说着,可是把文芳还有文菲给羞的不行,俩人脸上红红的,也不出声,只是闷头在那包粘豆包。还是冯氏看着俩侄女实在是害羞的不成样子了,赶紧出言解围,“好了好了,大嫂,弟妹,当着孩子的面儿呢,别说这些,你看把孩子给臊的。”
文芳和文菲的头就更低了。
吴氏笑了两声,“好,不说了,不说了,我这个当大伯娘的,是不该说这些混话。大伯娘也是稀罕你们,看着你们一个个出落的好,大伯娘这心里也跟着高兴。要是大伯娘也能有两个闺女,那该多好。”
“大伯娘,你没有闺女,有儿子啊,等文生哥哥娶了媳妇回来,不是一样伺候大伯娘么?”娇颜手里不停,嘴上也不停,笑呵呵的说道。
“可不是呢,大嫂,文生都十八了,如今这也分家另过了,你该给孩子张罗张罗了啊。”娇颜提起话头来,冯氏和赵氏也想起来了这个茬儿,纷纷附和起来。“这冬日里都闲着,大嫂不如就托了媒人四处打听着,不定啥时候就有信儿了。娶了媳妇进门,大嫂也能松快些啊。”
“唉,我倒是想啊,可是家里头现在哪有那个条件说媳妇?这些年俺们也没能攒下点儿啥,除了分家分的那四十两之外,哪里还有银钱了?我跟你大哥商议了一下,文生的事情呢,不如稍微再等一阵子。”吴氏叹了口气说道。
东北的冬天,铺天盖地的都是白雪,外面的温度非常低。人们则是发挥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利用起这纯天然的大冰箱,来储存各种食物。
一些新鲜的肉食,上面一边泼水一边结冰,之后就埋在雪堆里。等到吃的时候敲开外面的冰,拿到屋里化着,里面的肉食新鲜如初,不会有半点的风干变质。
而北方的孩子,到了冬天最期待的东西,莫过于冻梨冻柿子了。青山村这边没有柿子树,但是却有梨树。每每到了冬季,人们就会把梨子放到外面冻透了,冻得邦邦硬。吃的时候,拿回家里,用凉水缓着。到时候冻梨外面一层冰壳,里面却化的软软嫩嫩,咬一口,都是酸酸甜甜的梨汁,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最爱。
青山村产一种梨子,专门就是来做冻梨的,秋季采下来的时候,那梨子又硬又涩,一点儿也不好吃。可是等到冬天冻好了再吃,那梨肉又细又白,咬破冻梨的外皮,就是满嘴酸甜的汁水了。这个,可不是娇颜前世吃的那些,用苹果梨或是花盖梨冻出来的冻梨能比的。
顾家没有果树,自然也是没有这种冻梨的,可是娇颜人缘好啊,不少人家都会往顾家送梨子。尤其是齐家,齐家那么多的果树呢,光是冻梨树就有三四棵,每年冬天冻了梨子,除了自己吃以外,还会拿到镇上去卖一些的。齐家跟顾家相处的好,所以早早地就送来了两筐冻梨,留着让顾家人吃。
冯氏又不是那种心疼孩子们吃东西的人,所以三五不时的,就会缓一些冻梨,让孩子们解馋。当然了,也不敢让他们吃太多,小孩子脾胃娇嫩,还是不应该吃太多凉的东西。
而到了冬天,北方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包粘豆包和粘火勺了。粘豆包或是粘火勺,一般都用大黄米做成,大黄米是糯性的,最是抗饿。冬天里包上好多的粘豆包,放在缸里或是桶里,一直可以吃到开春。大多数的人家,在入冬以后都愿意包很多的粘豆包,这样一冬天的饭食也就解决了大半。
顾承勇家在南方的时候是不包粘豆包的,可是如今回到了东北,也难免要入乡随俗,包上一些了。分家的时候,各家都分了一些大黄米的,冯氏就打算包上一些,也让孩子们能多一样吃食。
在青山村这一带,包粘豆包,跟杀年猪、做豆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些,都代表着日子的富足,另外也是说距离过年不远了。所以,人们对这些事情的重视度非常高,当做一项很是有脸面的活呢。
有的时候人们见面都会问,“你家包了多少斤米啊?你家做了几包豆腐啊?你家杀了几头猪啊?”要是回答他们,包了一百斤的米,人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哎呀,这日子过得真好,包了那么多啊。”
顾承勇跟冯氏商议了一下,决定今年也包上一百斤米的粘豆包,关键是家里五个小子,个个都是能吃的时候,包的少了,不够吃的。之所以不包粘火勺,是因为家里没有烙粘火勺的鏊子,再者那个也费事,还不如粘豆包省劲儿。
两口子商议好了,顾承勇就拉着一百斤的大黄米跟小黄米去了镇上的磨坊,而冯氏则领着娇颜,在家里挑红小豆。粘豆包里面是要放红小豆馅儿的,薄薄黏黏的皮儿,甜甜沙沙的馅儿,咬一口在嘴里,那种香甜自然是不用说了。
吴氏还有赵氏都跟冯氏商议好了,三家错开日子包粘豆包。这样一家包,另外两家都能过来帮忙,也省得一家一家的干活,真的是太累人了。赵氏身子已然有些笨重,挑豆子是不行的,于是就打发了文芳姐妹几个过来帮忙。有文菲几个帮着,倒是很快的,就把豆子挑好了。
冬月初二的早晨,冯氏把挑好的红小豆用水洗了两遍,之后就倒进了锅里,添上适当的水煮上。而顾承仁,则是在顾承忠和顾承义的帮助下,把磨好的大黄米小黄米面倒在两个二缸里,添了水和面。
这个活需要力气大,所以一般都是男人干,等到面活好时,顾承勇几个,也是满头大汗了。活好的面用盖帘盖上,上面再捂着被子,等到面醒过来发好了,才可以包粘豆包呢。
吃过了中午饭,缸里面的面已然发好了,而锅里的红小豆也完全煮好,一个个全都爆开了花儿,锅里也正好没有汤水。冯氏和吴氏俩人,在豆馅儿里拌了糖,然后用勺子尽量的把豆馅儿弄碎,搅拌均匀。
等到豆馅盛进盆子里端到炕上,大家伙就开始包粘豆包了。这东西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把小豆馅包进黏面子里面,然后团成圆形,下面垫上一张洗好的玉米皮子就可以上锅蒸熟了。
不过,也别以为就真的简单,不会包的人,很容易弄得满手都是面子,却包不成个儿。要把豆馅全都包住,里面不能透气,还要保证每一个粘豆包的大小,这个也是需要练一些时候的。
娇颜今天自然是不能去苗家了,她得留在家里包粘豆包呢。别看她小小的人儿,小小的手,可是动作十分利索,很容易就包好了一个圆圆的粘豆包。
“二嫂,你看你们家娇娘,这小手还真是够灵巧的了。我记得啊,文芳六岁的时候,可是还包不出这么好看的豆包呢。”赵氏挺着个肚子坐在炕上,一边说话,手里也是不停的忙活着。
那边,文芳、文菲、文英姐妹三个,也都低头不停的干活,看她们那个熟练劲儿就知道,这些活,以前准是没少干的。以前的顾家,赵氏和文芳文菲都是干活的主力,文芳跟文菲两个,从小就锻炼出来了,现在这些里里外外的活,真的是没有能难得住她们的。
娇颜看了看文芳,十三岁的文芳已然出落的十分美丽了。这样一个长得好看,又勤快灵巧的女孩,再过几年,上门求亲的人只怕能踏破门槛。
“三婶,你不用夸我了,你看文芳姐她们包的才叫好呢。要我说啊,就是三婶有福气,四个闺女都能帮衬着三婶干活呢。你再看看我娘,家里五个儿子,每天光是做饭就得一大锅,还得给他们洗衣服,我娘天天都累的直不起腰来。”娇颜笑道。
当然,娇颜这么说是有点儿夸张。基本上娇颜都会帮着母亲做饭,而文修他们也省心,并不会把衣裳穿的特别脏。不过,家里有五个男孩,冯氏的确是不太轻松。不像赵氏,如今基本上就是啥都不用干了,文芳姐妹就会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妥妥当当的。
娇颜这话一说出来,屋子里的众人就全都愣住了,半天,吴氏才笑了出来。“哎呦,弟妹啊,你家这个小人精儿真是好玩儿,你瞧她这话说的,还真是说到我心眼儿里了。你说俺家这三个混小子,啥时候还伸手帮我干活来着?我成天的伺候他们吃,伺候他们穿的,真是要累死个人了。”
“你再看看老三家,文芳文菲姐俩啥都能干,不用老三媳妇动手,这家里家外全都利利索索的。老三媳妇,你就美吧,等着再过两年,丫头们都长大了,那个时候上门求亲的人,还不把你家的门给挤破了?到时候你就端着架子,好好的挑拣一番。我跟你说,那时候你就知道有闺女也是好事情。”吴氏这么说,当然也是有劝解赵氏的意思。
赵氏如今,也算是想开了,闻言就笑着点头,“借大嫂吉言了,我啊,就盼着那个时候早点儿来呢。”
众人这么说着,可是把文芳还有文菲给羞的不行,俩人脸上红红的,也不出声,只是闷头在那包粘豆包。还是冯氏看着俩侄女实在是害羞的不成样子了,赶紧出言解围,“好了好了,大嫂,弟妹,当着孩子的面儿呢,别说这些,你看把孩子给臊的。”
文芳和文菲的头就更低了。
吴氏笑了两声,“好,不说了,不说了,我这个当大伯娘的,是不该说这些混话。大伯娘也是稀罕你们,看着你们一个个出落的好,大伯娘这心里也跟着高兴。要是大伯娘也能有两个闺女,那该多好。”
“大伯娘,你没有闺女,有儿子啊,等文生哥哥娶了媳妇回来,不是一样伺候大伯娘么?”娇颜手里不停,嘴上也不停,笑呵呵的说道。
“可不是呢,大嫂,文生都十八了,如今这也分家另过了,你该给孩子张罗张罗了啊。”娇颜提起话头来,冯氏和赵氏也想起来了这个茬儿,纷纷附和起来。“这冬日里都闲着,大嫂不如就托了媒人四处打听着,不定啥时候就有信儿了。娶了媳妇进门,大嫂也能松快些啊。”
“唉,我倒是想啊,可是家里头现在哪有那个条件说媳妇?这些年俺们也没能攒下点儿啥,除了分家分的那四十两之外,哪里还有银钱了?我跟你大哥商议了一下,文生的事情呢,不如稍微再等一阵子。”吴氏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