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阳光照射的椅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绍回到湖畔的房子,却见董三妹蹲在厅堂里正用劲擦着一张桌子腿儿,旁边放着一只盛水的木盆。她听到有人进来,回头看是郭绍,也不做声,便把手里的抹布丢进水盆里,端起来要出去。
“董三妹。”郭绍叫住了她。
董三妹低着头“嗯”地应了一声。
郭绍想起她爹被杀了、二哥犯死罪在大牢,全家就剩她这么一个,心下觉得很可怜。
却不知她知道这些事没有,很可能已经知情。就算玉莲等人不会多嘴,这后园里还有些干粗活的妇人。董三妹虽然是个丫鬟,但是郭绍亲手把她从河东带回东京的,年纪小又很可怜,而且在府上已两年多;郭绍现在入乡随俗不是把每个人都平等相待,却对董三妹不一样,有点把她当小妹妹一样看待。
郭绍叫住她,却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因为平时很少和这小姑娘说话。他便随口问道:“你多大了?”
董三妹怯生生地说道:“今年十三岁。”
郭绍听罢随口道:“比清虚还要小两岁,你少干点活,还有别人干。”
董三妹看起来很胆小,又“嗯”地应了一声。郭绍叹了一口气,打量了一番这丫头,一时间倒觉得这小娘长漂亮了,完全不像刚从河东来时那样一脸菜色瘦骨嶙嶙。现在她肌肤日渐丰腴,因为吃得好脸蛋养得白生生的。
郭绍道:“你不用怕我,我从来没打骂过你,干嘛怕我?”
就在这时董三妹抬起头,看着他忽然说道:“阿郎会赶我走么?”
“我为何赶你走?”郭绍听到这里,顿时猜测她已经知道董瓦匠和董二的事了。他只好又说道,“我不是不想救你二哥,实在是他犯的事太大,一般人救不了。”
听得董三妹小声回应道:“我知道的。”
他略一沉吟,便不再多说,放她走了。
……郭绍这阵子心情大起大落,精神紧绷之后终于能暂时松口气。这时代也实在没什么让他太感兴趣的娱乐,是夜,便叫杨氏侍寝肆意纵情;因为相比玉莲、杨氏要放得开一些。平时和杨氏睡一屋时,郭绍觉得动静太大有点过分,都是拿布让她咬着声音别弄得太大;今晚却没顾得上许多。
刚天黑,后园湖边的房子里,便响起了不堪入耳的声音。杨氏的声音或似长长的叹息、或似痛苦的呼唤,妩媚柔软的声音在微风中飘散,整栋房子都听得见。这房子的门窗开得很大,完全不隔音,根本就藏不住。
卧房里杨氏的脸脖上都是汗,一缕青丝沾在嘴边,看起来楚楚可怜,侧身躺着艰难地喘着气,娇声埋怨着。却感觉到郭绍又从背后抱住了她,杨氏忍不住幽幽说道:“我实在是受不了,撑得比什么还难受呢,哪有这么折腾人的?”
郭绍不以为然,反而想起准老丈人符彦卿悄悄说的话,便洋洋自得道:“我也能夜御十女!”
杨氏听罢软软地转过身来,小声道:“要不叫玉莲过来怎样?”
郭绍听罢犹豫道:“女子会对这种事有抵触?特别是玉莲那样的女子,她很害羞,从来不像你这样叫那么大声,都是忍着。”
杨氏道:“要是像姐妹一样,就没关系。”
郭绍正在兴头上,有点糊涂,便同意了,便道:“你穿上衣服,过去叫她。”
不一会儿,玉莲便穿着中衣披着一件外衫走了过来,她的头发散的,但看起来并没睡着。果然一进来就说:“你们不能小声点么,整个园子的人都听见了!真是羞人。”
郭绍道:“杨月娥吃不消走了,你过来陪我。”
玉莲脸上一红,抿了抿嘴没出声,回头看了一下,便不动声色地走出去把厅堂的门闩上,然后进来。她和郭绍已经很熟悉,便把背上的衣服掀下来,悄悄爬上了床铺。
她上来坐在郭绍的怀里,俩人便悄悄说着话。不料这屋子厅堂的后门没闩,玉莲也没注意,不多时杨氏便走了进来,一脸笑意看着郭绍。
等到杨氏走到身后,从后面一把捂在玉莲的胸上时,玉莲才吓了一跳,脸上唰地红了。杨氏却柔声笑道:“玉莲姐的好大好软。”玉莲顿时无言以对,伸手抓住了杨氏的手掌掰开。
……
第二天郭绍便继续到侍卫司上直。无论发生了什么,正事不能放下,武将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是他赖以生存的屏障。
至于赵匡胤,郭绍寻思他死了爹应该会上书丁忧,不过皇帝多半不准;可能赵匡胤便会顺着台阶,被酌情留用。因为赵匡胤不是会放下军职赋闲的人……不过他要续弦河北王侍中的女儿,恐怕就得等很久了。
郭绍走进侍卫司,从大将到官吏和他打招呼时都神色异样;等到点卯,各军武将关注的不是侍卫司实质上的老大韩通,却很多人都注意郭绍。
他知道什么原因,无非是最近自己陷入争端漩涡,被人议论罢了。郭绍感觉很尴尬,有种脱光了衣服只穿条内裤逛超市被人当猴看的感觉。有时候人真的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过日子啊,要是怕遭人议论,只能躲在家里没脸见人。
点卯之后,韩通、高怀德等以及各厢大将会在大堂里小议一会儿,不管有事没事都要碰头说几句话……武将们在战阵上形成的习惯,到了官署还是这样。在战阵上、布阵之后开打之前,各部将领总会先聚一块儿听听主将的部署和叮嘱。
大堂上,七个人坐在一起,分两边坐。上面那椅子空着,那是李重进坐的地方,不过李重进远在淮南扬州,没法坐那椅子。韩通主持侍卫司,名义上还是副都指挥使,他也不愿意贸然坐在那把椅子上。
早上的太阳位置比较平,阳光从门窗里照射进来,正好投在那把上位的椅子上。一时间一张普普通通的椅子就像有光辉笼罩似的。
韩通这时开口道:“前两日枢密院的王朴来了一趟,和我说了一件好事。朝廷将会调拨两千匹战马给侍卫司,又要加增军费……”
大伙儿一听也乐了,顿时议论纷纷,龙捷军的一个将领笑道:“咱们大周军缺战马,侍卫司诸军就更缺,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手笔不小,一调拨就是两千匹!”
韩通径直说道:“侍卫马步司下属精兵正好四个厢,等战马下来,一个厢五百匹平分了。”
刚才说话那武将脸色有点尴尬,因为龙捷军的骑兵比较多,所以属“马军司”管,也许他认为战马会大部分调给龙捷军。不料韩通干得是简单粗|暴,直接平分。
两千匹战马若能组建出一支千余众的精骑,也是一股非常有力的力量。不过分下来有五百其实也不可忽视。骑兵不像步军,很难增加;因为养一名骑兵带马的消耗,能养得起一整队步兵,而且战马的马腿容易受伤,损耗比较严重,反正各部都很缺骑兵。不过在这个缺乏其它手段的时代,马兵完全不可取代,无论是传递消息、打探军情的斥候,还是战阵上为了迅速机动抓住战机的战术需要,都要骑兵才能实现……所以中原王朝拿粮食喂马,负担沉重也保持有相当规模的马兵。
这时高怀德开口道:“朝廷调马给咱们,看来官家对侍卫司又逐渐开始重视了。以前咱们可没法和殿前司铁骑军争马,都怪高平之战时侍卫司诸将的表现太差,一触即逃……现在有赖攻蜀之战、淮南之战侍卫司诸军的表现,展示出了战斗力,这才重新在官家和大臣心中树立起了精锐的形象。”
众人一听点头附和,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高怀德又道:“侍卫司虎捷军攻陷寿、濠,那功劳和对整个淮南战场的作用,并不比殿前司小;可咱们这么多人,军费不到殿前司一半。”他说罢笑道,“看来我们这些人是吃得少出力多,中用又省钱呐!”
大伙儿一阵哄笑,纷纷看向郭绍。最要紧的一战是寿州之战,就是郭绍干的好事;一时间众将注意郭绍的眼色,已不是刚才那八卦异样的神情,便多了一些尊重和敬佩。他们总算想起来,郭绍为稳住侍卫司的地位作了不小贡献。
不过人们都忽视了一件事,那高怀德在攻打濠州之前还是殿前司铁骑军的厢都校,几个月前才被赵匡胤踢到侍卫司而已。
韩通瞪着眼睛、冷着脸道:“别高兴得太早,官家调马增军费,不是要把大伙儿养胖!一旦北伐,我等必不能负官家厚望!”
众人纷纷拜服。
郭绍听到这里,也觉得韩通说得有理。为了北伐,柴荣正在全力准备……上次王朴说最少要等一年大丰收,战争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压力却早早就到来了。
昨天早上,柴荣在大殿上还有一句话“谁为朕收复幽州时出力最多,朕便更倚重谁,绝不偏颇”,这应该不是在开玩笑。
郭绍不禁想:要是北伐时自己比赵匡胤的表现差得太多,情况似乎会变得很不乐观。RG
郭绍回到湖畔的房子,却见董三妹蹲在厅堂里正用劲擦着一张桌子腿儿,旁边放着一只盛水的木盆。她听到有人进来,回头看是郭绍,也不做声,便把手里的抹布丢进水盆里,端起来要出去。
“董三妹。”郭绍叫住了她。
董三妹低着头“嗯”地应了一声。
郭绍想起她爹被杀了、二哥犯死罪在大牢,全家就剩她这么一个,心下觉得很可怜。
却不知她知道这些事没有,很可能已经知情。就算玉莲等人不会多嘴,这后园里还有些干粗活的妇人。董三妹虽然是个丫鬟,但是郭绍亲手把她从河东带回东京的,年纪小又很可怜,而且在府上已两年多;郭绍现在入乡随俗不是把每个人都平等相待,却对董三妹不一样,有点把她当小妹妹一样看待。
郭绍叫住她,却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因为平时很少和这小姑娘说话。他便随口问道:“你多大了?”
董三妹怯生生地说道:“今年十三岁。”
郭绍听罢随口道:“比清虚还要小两岁,你少干点活,还有别人干。”
董三妹看起来很胆小,又“嗯”地应了一声。郭绍叹了一口气,打量了一番这丫头,一时间倒觉得这小娘长漂亮了,完全不像刚从河东来时那样一脸菜色瘦骨嶙嶙。现在她肌肤日渐丰腴,因为吃得好脸蛋养得白生生的。
郭绍道:“你不用怕我,我从来没打骂过你,干嘛怕我?”
就在这时董三妹抬起头,看着他忽然说道:“阿郎会赶我走么?”
“我为何赶你走?”郭绍听到这里,顿时猜测她已经知道董瓦匠和董二的事了。他只好又说道,“我不是不想救你二哥,实在是他犯的事太大,一般人救不了。”
听得董三妹小声回应道:“我知道的。”
他略一沉吟,便不再多说,放她走了。
……郭绍这阵子心情大起大落,精神紧绷之后终于能暂时松口气。这时代也实在没什么让他太感兴趣的娱乐,是夜,便叫杨氏侍寝肆意纵情;因为相比玉莲、杨氏要放得开一些。平时和杨氏睡一屋时,郭绍觉得动静太大有点过分,都是拿布让她咬着声音别弄得太大;今晚却没顾得上许多。
刚天黑,后园湖边的房子里,便响起了不堪入耳的声音。杨氏的声音或似长长的叹息、或似痛苦的呼唤,妩媚柔软的声音在微风中飘散,整栋房子都听得见。这房子的门窗开得很大,完全不隔音,根本就藏不住。
卧房里杨氏的脸脖上都是汗,一缕青丝沾在嘴边,看起来楚楚可怜,侧身躺着艰难地喘着气,娇声埋怨着。却感觉到郭绍又从背后抱住了她,杨氏忍不住幽幽说道:“我实在是受不了,撑得比什么还难受呢,哪有这么折腾人的?”
郭绍不以为然,反而想起准老丈人符彦卿悄悄说的话,便洋洋自得道:“我也能夜御十女!”
杨氏听罢软软地转过身来,小声道:“要不叫玉莲过来怎样?”
郭绍听罢犹豫道:“女子会对这种事有抵触?特别是玉莲那样的女子,她很害羞,从来不像你这样叫那么大声,都是忍着。”
杨氏道:“要是像姐妹一样,就没关系。”
郭绍正在兴头上,有点糊涂,便同意了,便道:“你穿上衣服,过去叫她。”
不一会儿,玉莲便穿着中衣披着一件外衫走了过来,她的头发散的,但看起来并没睡着。果然一进来就说:“你们不能小声点么,整个园子的人都听见了!真是羞人。”
郭绍道:“杨月娥吃不消走了,你过来陪我。”
玉莲脸上一红,抿了抿嘴没出声,回头看了一下,便不动声色地走出去把厅堂的门闩上,然后进来。她和郭绍已经很熟悉,便把背上的衣服掀下来,悄悄爬上了床铺。
她上来坐在郭绍的怀里,俩人便悄悄说着话。不料这屋子厅堂的后门没闩,玉莲也没注意,不多时杨氏便走了进来,一脸笑意看着郭绍。
等到杨氏走到身后,从后面一把捂在玉莲的胸上时,玉莲才吓了一跳,脸上唰地红了。杨氏却柔声笑道:“玉莲姐的好大好软。”玉莲顿时无言以对,伸手抓住了杨氏的手掌掰开。
……
第二天郭绍便继续到侍卫司上直。无论发生了什么,正事不能放下,武将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是他赖以生存的屏障。
至于赵匡胤,郭绍寻思他死了爹应该会上书丁忧,不过皇帝多半不准;可能赵匡胤便会顺着台阶,被酌情留用。因为赵匡胤不是会放下军职赋闲的人……不过他要续弦河北王侍中的女儿,恐怕就得等很久了。
郭绍走进侍卫司,从大将到官吏和他打招呼时都神色异样;等到点卯,各军武将关注的不是侍卫司实质上的老大韩通,却很多人都注意郭绍。
他知道什么原因,无非是最近自己陷入争端漩涡,被人议论罢了。郭绍感觉很尴尬,有种脱光了衣服只穿条内裤逛超市被人当猴看的感觉。有时候人真的只能硬着头皮、厚着脸过日子啊,要是怕遭人议论,只能躲在家里没脸见人。
点卯之后,韩通、高怀德等以及各厢大将会在大堂里小议一会儿,不管有事没事都要碰头说几句话……武将们在战阵上形成的习惯,到了官署还是这样。在战阵上、布阵之后开打之前,各部将领总会先聚一块儿听听主将的部署和叮嘱。
大堂上,七个人坐在一起,分两边坐。上面那椅子空着,那是李重进坐的地方,不过李重进远在淮南扬州,没法坐那椅子。韩通主持侍卫司,名义上还是副都指挥使,他也不愿意贸然坐在那把椅子上。
早上的太阳位置比较平,阳光从门窗里照射进来,正好投在那把上位的椅子上。一时间一张普普通通的椅子就像有光辉笼罩似的。
韩通这时开口道:“前两日枢密院的王朴来了一趟,和我说了一件好事。朝廷将会调拨两千匹战马给侍卫司,又要加增军费……”
大伙儿一听也乐了,顿时议论纷纷,龙捷军的一个将领笑道:“咱们大周军缺战马,侍卫司诸军就更缺,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手笔不小,一调拨就是两千匹!”
韩通径直说道:“侍卫马步司下属精兵正好四个厢,等战马下来,一个厢五百匹平分了。”
刚才说话那武将脸色有点尴尬,因为龙捷军的骑兵比较多,所以属“马军司”管,也许他认为战马会大部分调给龙捷军。不料韩通干得是简单粗|暴,直接平分。
两千匹战马若能组建出一支千余众的精骑,也是一股非常有力的力量。不过分下来有五百其实也不可忽视。骑兵不像步军,很难增加;因为养一名骑兵带马的消耗,能养得起一整队步兵,而且战马的马腿容易受伤,损耗比较严重,反正各部都很缺骑兵。不过在这个缺乏其它手段的时代,马兵完全不可取代,无论是传递消息、打探军情的斥候,还是战阵上为了迅速机动抓住战机的战术需要,都要骑兵才能实现……所以中原王朝拿粮食喂马,负担沉重也保持有相当规模的马兵。
这时高怀德开口道:“朝廷调马给咱们,看来官家对侍卫司又逐渐开始重视了。以前咱们可没法和殿前司铁骑军争马,都怪高平之战时侍卫司诸将的表现太差,一触即逃……现在有赖攻蜀之战、淮南之战侍卫司诸军的表现,展示出了战斗力,这才重新在官家和大臣心中树立起了精锐的形象。”
众人一听点头附和,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高怀德又道:“侍卫司虎捷军攻陷寿、濠,那功劳和对整个淮南战场的作用,并不比殿前司小;可咱们这么多人,军费不到殿前司一半。”他说罢笑道,“看来我们这些人是吃得少出力多,中用又省钱呐!”
大伙儿一阵哄笑,纷纷看向郭绍。最要紧的一战是寿州之战,就是郭绍干的好事;一时间众将注意郭绍的眼色,已不是刚才那八卦异样的神情,便多了一些尊重和敬佩。他们总算想起来,郭绍为稳住侍卫司的地位作了不小贡献。
不过人们都忽视了一件事,那高怀德在攻打濠州之前还是殿前司铁骑军的厢都校,几个月前才被赵匡胤踢到侍卫司而已。
韩通瞪着眼睛、冷着脸道:“别高兴得太早,官家调马增军费,不是要把大伙儿养胖!一旦北伐,我等必不能负官家厚望!”
众人纷纷拜服。
郭绍听到这里,也觉得韩通说得有理。为了北伐,柴荣正在全力准备……上次王朴说最少要等一年大丰收,战争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压力却早早就到来了。
昨天早上,柴荣在大殿上还有一句话“谁为朕收复幽州时出力最多,朕便更倚重谁,绝不偏颇”,这应该不是在开玩笑。
郭绍不禁想:要是北伐时自己比赵匡胤的表现差得太多,情况似乎会变得很不乐观。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