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准则 (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作为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时候必须做到:安、徐、正、静;高瞻远瞩,耳聪目明,心灵有智慧;善于听取各种各样的言辞,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赏罚必信;善于统领百官,遵循为政之理;思考周密,观察细致,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本篇讲的就是统治者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天下太平的时候治理天下更需要一套法则,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顺应自然,让天下归附,才是处世之道,掌握了处世之道才能使国家稳固,长治久安。
作为统治者,要集结天下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如果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那么就没有看不清的事物;如果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么就没有听不到的消息;如果能以天下人的心灵去思考,那么就没有考虑不周的事情。
心为九方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
安、徐、正、静①,柔节先定。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②。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③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④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⑤之处安在?右主问。
心为九方⑥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右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⑦。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参。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正派、沉静。
②右主位:“右”通“有”,善守其位。
③辐凑:车的辐条集于中心,这里指人或物聚集到一处。
④暗化:潜移默化。
⑤荧惑:指火星,若隐若现,迷惑不清。
⑥九方:就是指口、两耳、两眼、两鼻孔、两便孔。
⑦不见原也:不能发现事物的开始。原,源头。
安详、从容、正派、沉静,这是合乎了宽容的节度。与人友善,与世无争,内心谦虚,心意虚静,平和地处理天下的事变。这些说的是在位者的修养。
对于眼睛来说,最主要的是明亮;对于耳朵来说,最主要的是敏锐;对于心灵来说,最重要的是智慧。人君假如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那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假如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就没有什么听不到的;假如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那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齐心协力,像车轮一样将辐条集中在车轴上一起前进,就可以明察一切,没有什么可以阻塞、蒙蔽。以上讲的是明察。
听取意见的方法是:“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轻率许诺对方,就会自满保守;闭塞了别人的进言,就是让自己自我封闭。仰望高山是可以看到山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神明的听术,公正沉着,高深莫测。以上讲的是善听。
使用奖赏的法则时,重在守信用;使用惩罚的法则时,重在公平。处罚和赏赐的信守与公正,让臣民必须亲身所闻,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君主的诚信能够畅达天下,连神明也会来佑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冒犯君主呢?以上所讲的就是赏罚的原则。
一叫做天时,二叫做地利,三叫做人和。四方、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火星的方位在何处呢?以上所讲的就是多方咨询。
九窍的统治者是心,五官的首长是君主。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以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以惩罚。君主是根据臣民的行为给予赏罚,这样治国就不会费力。圣人使用这个道理,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道理。遵循客观规律,这样才能长久。以上所讲的就是统治的依据。
身为人君一定要广泛知道世间的一切道理,如果不通人情道理,那么群臣内部就会发生骚乱。朝廷鸦雀无声是不正常的,对内对外都没有交往,怎么会知道世间的变化呢?言论的开放和封闭不适当,无法就此发现事物的根源。以上所讲的就是周全的事理。
能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叫做长目;能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叫做飞耳;能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叫做树明。千里之外,隐蔽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这叫做洞察。天下奸邪的事情都会在暗中慢慢发生改变。以上说的就是参用。
按照名分去做,就会既安全又完美;名分和实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这就构成客观事实。所以说:名分从实践中产生,实践从道理中产生,而事理则产生于名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这特性产生于协调,而这些协调则在于恰如其分。以上所说的就是名分。
“符言”写的是统治者在位,必须信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如何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呢?就要做到“安、徐、正、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执政者、决策者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要求统治者既能做到怀柔又能做到节制,心平气和地对待下属的纷争,懂得善守其位,以静制动,驾驭群臣,统率天下。
天下太平的时候,为人君者要懂得集合天下人的智慧来治理世间,天下人的智慧也是从“耳、目、心”三者获取的。文中写“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如果能运用天下人的“耳、目、心”观察天下万物,就可以达到“没有什么看不见,没有什么听不到,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效果。
作为执政者,必须信守九个准则,这九个准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一,主位。执政者须善守其位,以“安、徐、正、静”面对天下纷争。
第二,主明。人君要心明眼亮,明察秋毫,鼓励大家踊跃发言,防治闭塞耳目。
第三,主听。善于听取人言,拒绝封闭自己,善于搜集外界信息,这些会使决策者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减少失误,从而顺利推行合宜的政令。在控制全局后,实施政令要做到奖罚分明,这是启动公众力量、形成领导者权威的最佳手段。
第四,主赏。执政者施行奖赏原则的时候要守信,施行惩罚原则的时候要公平。赏罚要分明,让大众看见。奖惩是团结大众、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也是扶正祛邪的重要手段。
第五,主问。研究赏罚与决策时,要去探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全方位地研究事物的多方面,用以发现事物的规律。
第六,主因。赏罚的标准在于决策者的需要,如果人们所做的符合决策者的需要,就要奖励;如果所做的违背了决策者的需要,就要惩罚。“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善”与“非”的客观标准是决策者“因其政之所以求”。决策者决定奖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密,防止出现赏罚失误这种情况。
第七,主周。人君一定要广泛知道世间的道理,要通达人情,让人畅所欲言。
第八,主参。要熟悉身边事物,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切忌不可只听一家之言便妄下结论。要有“千里眼”“顺风耳”。要审时度势,明察秋毫,用“天下”之心思虑万物,即所谓的“树明”。做到胸有全局、心有城府,这样才可于幽微之中玄览万物之隐。
第九,主名。执政者要做到名副其实,根据实情决定事物的名称辈分。当然,这里还强调了做事要有度,才能做到协调和控制。
这九个准则组成了《鬼谷子》的第十二章,告诉了执政者应该如何治世,如何做到更好。所以,执政者、决策者一定要坚守这九个准则,从而让天下归心。在古代,执政者所做的一切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他们的做法遵循了这九个准则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几个的时候,就会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
春秋时期,晋献公被奸人蛊惑杀了太子申生,又命人捉拿太子的兄弟重耳和夷吾。两人闻讯后,先后逃出晋国。十二年后,晋献公死去,夷吾先回国即位做了国君。他害怕重耳会回来抢夺他的位置,于是派人刺杀重耳。重耳一直逃难,到过许多国家,那些国家的国君都不接待他,最终他逃到了楚国。
作为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时候必须做到:安、徐、正、静;高瞻远瞩,耳聪目明,心灵有智慧;善于听取各种各样的言辞,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赏罚必信;善于统领百官,遵循为政之理;思考周密,观察细致,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本篇讲的就是统治者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天下太平的时候治理天下更需要一套法则,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顺应自然,让天下归附,才是处世之道,掌握了处世之道才能使国家稳固,长治久安。
作为统治者,要集结天下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如果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那么就没有看不清的事物;如果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么就没有听不到的消息;如果能以天下人的心灵去思考,那么就没有考虑不周的事情。
心为九方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
安、徐、正、静①,柔节先定。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②。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③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④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⑤之处安在?右主问。
心为九方⑥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右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⑦。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参。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正派、沉静。
②右主位:“右”通“有”,善守其位。
③辐凑:车的辐条集于中心,这里指人或物聚集到一处。
④暗化:潜移默化。
⑤荧惑:指火星,若隐若现,迷惑不清。
⑥九方:就是指口、两耳、两眼、两鼻孔、两便孔。
⑦不见原也:不能发现事物的开始。原,源头。
安详、从容、正派、沉静,这是合乎了宽容的节度。与人友善,与世无争,内心谦虚,心意虚静,平和地处理天下的事变。这些说的是在位者的修养。
对于眼睛来说,最主要的是明亮;对于耳朵来说,最主要的是敏锐;对于心灵来说,最重要的是智慧。人君假如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那就没有什么看不见的;假如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那就没有什么听不到的;假如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那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齐心协力,像车轮一样将辐条集中在车轴上一起前进,就可以明察一切,没有什么可以阻塞、蒙蔽。以上讲的是明察。
听取意见的方法是:“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轻率许诺对方,就会自满保守;闭塞了别人的进言,就是让自己自我封闭。仰望高山是可以看到山顶的,测量深渊是可以测到底的;神明的听术,公正沉着,高深莫测。以上讲的是善听。
使用奖赏的法则时,重在守信用;使用惩罚的法则时,重在公平。处罚和赏赐的信守与公正,让臣民必须亲身所闻,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君主的诚信能够畅达天下,连神明也会来佑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冒犯君主呢?以上所讲的就是赏罚的原则。
一叫做天时,二叫做地利,三叫做人和。四方、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火星的方位在何处呢?以上所讲的就是多方咨询。
九窍的统治者是心,五官的首长是君主。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以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以惩罚。君主是根据臣民的行为给予赏罚,这样治国就不会费力。圣人使用这个道理,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道理。遵循客观规律,这样才能长久。以上所讲的就是统治的依据。
身为人君一定要广泛知道世间的一切道理,如果不通人情道理,那么群臣内部就会发生骚乱。朝廷鸦雀无声是不正常的,对内对外都没有交往,怎么会知道世间的变化呢?言论的开放和封闭不适当,无法就此发现事物的根源。以上所讲的就是周全的事理。
能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叫做长目;能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叫做飞耳;能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叫做树明。千里之外,隐蔽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这叫做洞察。天下奸邪的事情都会在暗中慢慢发生改变。以上说的就是参用。
按照名分去做,就会既安全又完美;名分和实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这就构成客观事实。所以说:名分从实践中产生,实践从道理中产生,而事理则产生于名分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这特性产生于协调,而这些协调则在于恰如其分。以上所说的就是名分。
“符言”写的是统治者在位,必须信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如何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呢?就要做到“安、徐、正、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执政者、决策者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要求统治者既能做到怀柔又能做到节制,心平气和地对待下属的纷争,懂得善守其位,以静制动,驾驭群臣,统率天下。
天下太平的时候,为人君者要懂得集合天下人的智慧来治理世间,天下人的智慧也是从“耳、目、心”三者获取的。文中写“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如果能运用天下人的“耳、目、心”观察天下万物,就可以达到“没有什么看不见,没有什么听不到,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效果。
作为执政者,必须信守九个准则,这九个准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一,主位。执政者须善守其位,以“安、徐、正、静”面对天下纷争。
第二,主明。人君要心明眼亮,明察秋毫,鼓励大家踊跃发言,防治闭塞耳目。
第三,主听。善于听取人言,拒绝封闭自己,善于搜集外界信息,这些会使决策者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减少失误,从而顺利推行合宜的政令。在控制全局后,实施政令要做到奖罚分明,这是启动公众力量、形成领导者权威的最佳手段。
第四,主赏。执政者施行奖赏原则的时候要守信,施行惩罚原则的时候要公平。赏罚要分明,让大众看见。奖惩是团结大众、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也是扶正祛邪的重要手段。
第五,主问。研究赏罚与决策时,要去探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全方位地研究事物的多方面,用以发现事物的规律。
第六,主因。赏罚的标准在于决策者的需要,如果人们所做的符合决策者的需要,就要奖励;如果所做的违背了决策者的需要,就要惩罚。“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善”与“非”的客观标准是决策者“因其政之所以求”。决策者决定奖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密,防止出现赏罚失误这种情况。
第七,主周。人君一定要广泛知道世间的道理,要通达人情,让人畅所欲言。
第八,主参。要熟悉身边事物,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切忌不可只听一家之言便妄下结论。要有“千里眼”“顺风耳”。要审时度势,明察秋毫,用“天下”之心思虑万物,即所谓的“树明”。做到胸有全局、心有城府,这样才可于幽微之中玄览万物之隐。
第九,主名。执政者要做到名副其实,根据实情决定事物的名称辈分。当然,这里还强调了做事要有度,才能做到协调和控制。
这九个准则组成了《鬼谷子》的第十二章,告诉了执政者应该如何治世,如何做到更好。所以,执政者、决策者一定要坚守这九个准则,从而让天下归心。在古代,执政者所做的一切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他们的做法遵循了这九个准则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几个的时候,就会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
春秋时期,晋献公被奸人蛊惑杀了太子申生,又命人捉拿太子的兄弟重耳和夷吾。两人闻讯后,先后逃出晋国。十二年后,晋献公死去,夷吾先回国即位做了国君。他害怕重耳会回来抢夺他的位置,于是派人刺杀重耳。重耳一直逃难,到过许多国家,那些国家的国君都不接待他,最终他逃到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