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八三零年的时尚 (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语言,是人们用来掩饰思想的。
——马拉格里达?
刚到维里埃,于连就开始责备自己对德·瑞纳夫人的不公平了。“如果由于软弱,她把和德·瑞纳先生的戏演砸了,我又会把她当作一个柔弱的女人来鄙夷她!可她像个外交家,应付自如,我呢,却对那个失败者产生了同情,他原是我的仇敌啊。在我的行为里,有一种小市民的小家子气息。我的虚荣心受到了伤害,因为德·瑞纳先生终究也是个男人!我有幸和他共属于这个广大的群体,其实我不过是个傻瓜罢了。”
谢朗先生已被免职,且被逐出了本堂神甫住宅。城里最负声望的自由党人,都争先恐后为他提供住处,作为亲近他的表示,但是他拒绝了。他自己租了两间小屋子,里面塞满了书籍。于连想让维里埃人看看教士是怎样一种人,他回到父亲家里取来十二块松木板子,亲自背着,从维里埃大街走过。他又从老朋友那里借来工匠的工具,不久就给谢朗先生做了个书柜,他把屋里的书整理出来,排放在书架上。
“我以为你已经被世俗的虚荣侵蚀了呢。”老人说道,高兴得落下热泪。“这样,你就可以和上次当仪仗队队员穿漂亮制服的孩子气功过两抵了。那件事曾使你树了众多对头。”
德·瑞纳先生命令于连住在他家里,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他到城里的第三天,他看见专区区长德·莫吉隆先生这位并不算渺小的人物来到他的卧室。足足两个小时的毫无趣味的谈话,外加深深的叹息,诸如人类的邪恶、公款管理人员的贪污、可怜的法兰西的种种危险啊,等等,说了许多话,于连还弄不清楚来访的目的,客人便告辞,可怜的半失宠的家庭教师恭恭敬敬地送出这位将来的某个幸运的省份的省长先生。走到楼梯口时,客人忽然关心起于连的前途,并且称赞他处理有关个人利益的事十分得体,等等。后来,德·莫吉隆先生以父亲般的慈爱双手抱住于连,建议他离开德·瑞纳先生家,到另一位做官的有孩子需要教育的人家去。“这位官员将如菲利普皇帝一样感谢上天,不是感谢上天让他有了孩子,而是感谢上天让他们生活在于连的身边。他们从前的家庭教师,年薪八百法郎,不是按月支付,那样太不大方了。”莫吉隆先生说,“而是按季度支付,永远是提前支付。”
一个半小时以来,于连一直不耐烦地等待着说话的机会,现在轮到他说话了。他的回答相当得体,而且很长,长得像主教的训谕一样。他的回答令对方知晓一切,可又什么也没有说透彻,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这番回答,有对德·瑞纳先生的景仰,有对维里埃公众的崇敬,又有对著名的专区区长的感激。这位专区区长大吃一惊,他发现于连是一个比他更虚伪的人,他数次想从于连的话里得到些确实的东西,但都白费工夫。于连心中非常高兴,抓住这个机会操练他的辞令,又把他的回答用另一套话来了一遍。一位极会演说的大臣想利用会议末尾的时间发表一篇惊人的议论,使会议从昏睡中醒来,恐怕也赶不上于连此时说的话多,而蕴含的意思更少。德·莫吉隆先生刚一出门,于连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像个疯子一样。于连又趁着这时候的虚伪兴致,给德·瑞纳先生写了一封长达九页的信,向他报告刚才别人对他说的一切,而且很恭谨地向他请教。“这个混蛋还没有向我提及请我教书的人家的姓名!肯定是瓦勒诺先生,他已经从我被驱逐到维里埃来的事情上,看出那封匿名信的威力了。”
这封快信发出后,于连快活得像一个在美丽的秋日冲向一片无边无际的猎物丰富的原野上的猎人一样。早上六点钟,他去看谢朗先生,向他征求一下意见。当于连走在去善良的神甫家的路上时,上天又让他快活了一次,把瓦勒诺先生送到他跟前。他丝毫也不隐瞒他的心已破碎。像他一样贫穷的孩子,理应完全服从上天安排在他心中的志向,但是在这个卑污的世界里,志向并非一切。为了配得上天主在葡萄园里的工作,而且不是配不上那许多有学问的合作者,他必须接受教育,必须在贝藏松省的神学院花钱住上两年。如此说来,眼下迫切的问题就是积攒些钱。因此,当然应该接受八百法郎一年的工作,那比按月支付六百法郎年薪更容易攒下钱。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上天已经把他安排在瑞纳家的孩子身边,尤其是上天已使他对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不是向他表示放弃这一教育职业而去接受另一教育职业是不适宜的吗?……”
在这种辩论里,于连已臻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口才已经代替了帝国时代的迅速的行动)说着说着,于连被他自己讲话的声音弄烦了。
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看见瓦勒诺先生家里的仆人,身著华丽的制服,手中拿着当日午餐的请帖,在城里各处寻找他呢。
于连从未到这个人的家里去过,仅仅几天以前,他心里只想着用一种什么方法,可以狠狠地揍他几棍子,而事后又不必被弄到警察局。午餐定在一点钟,于连觉得十二点半到显得恭敬一些。当他走到乞丐收容所所长办公室时,他看见瓦勒诺先生周围堆着一大堆文件,以此来表示他的重要性。瓦勒诺先生又粗又黑的颊髭,浓密的头发,斜戴在头顶上的希腊式便帽,巨大的烟斗,绣花的拖鞋,纵横交叉在胸前的金链子,以及一位外省银行家用以炫耀的一整套服饰,这些并没有震住于连,他反而欲发想揍他几棍子。
于连请求瓦勒诺先生,把他介绍给瓦勒诺太太。她正在打扮,不能接待。作为补偿,他可以看看瓦勒诺先生如何打扮。然后,他们一同来到瓦勒诺太太的闺房,她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介绍给于连,眼里含着热泪。这位夫人也是维里埃最高贵的一个,她天生一副男人的大脸盘子,为了这次盛大的午宴,她擦了胭脂,她的脸特别表示出母爱的仁慈。
于连想起了德·瑞纳夫人,他的多疑的性格仅仅在这种对照之下,才使他回忆起来,他感动得心中涌起一股柔情。尤其是人们引导他参观收容所所长住宅的时候,他思念德·瑞纳夫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了。房子华美,是崭新的,家具的价钱一一报给他听。但是于连的心里觉得这房子里有某种不名誉的东西,散发着偷来的钱的气味。从家里的主人,一直到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一种大胆、鲁莽和反击蔑视的神情。
间接税征收官、宪兵军官和两三位公务员陪着他们的太太陆续来到。后面还跟着几个有钱的自由党人。仆人报告宴席开了。于连心里早已很不痛快,忽然想到餐厅隔壁那些可怜的被收容者,他们吃的是残汤剩饭,而他剥削了他们的口粮用来购买这些俗不可耐的向他炫耀的奢侈品。
“也许这时候他们正忍饥挨饿呢。”他心想,喉咙一阵阵发紧,咽不下东西,而且几乎连话也不能说。一刻钟以后的事情更糟糕,大家听到远处断断续续的歌声,唱得通俗,应该承认有一些下流,大概是收容所里的囚人唱出来的。瓦勒诺先生向仆人示意一眼,那个穿着号衣的仆人走开了,一会儿谁也听不到那歌声了。这时仆人递给于连一杯莱茵河的葡萄酒,杯子是绿色的,瓦勒诺太太特意提醒于连这酒每瓶九法郎,还是直接从产地运来的。于连端着酒杯,对瓦勒诺先生说:
“好,他们不再唱那首下流歌曲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不敢再唱了,”所长得意地回答,“我已经命令这些叫花子安静。”
对于连来说,这话太过分了。他的举止适合他的处境,但是他的心肠还是不能。他尽力运用他经常用的虚伪,还是觉得一大颗眼泪沿着脸颊流下。
他试图用绿色的酒杯遮住他的眼泪,但是让他称赞这杯莱茵河的葡萄酒,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他心想:“不让别人唱歌!我的天主!你竟容忍得下去!”
幸亏没有人注意他这个不合时宜的举动。税务官唱了一首皇家歌曲,唱到曲里的叠句时,大家掀起一阵混乱的声音,于连的心里突然说:“啊!你将得到肮脏的财富,但你只能在这种场合和这样的人享用!也许你会有一个两万法郎的职位,但是当你狼吞虎咽的时候,你必须阻止可怜的囚人唱歌。你从他们可怜的口粮里剥削来金钱,用以宴请宾客。当你举行宴会时,他们会更加悲惨。啊!拿破仑,在你那个时代,人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以求荣华富贵,那多美好。现在却要从穷人的痛苦里卑鄙地掠夺!”
我承认,于连在这段独白中表现出来的软弱令我对他产生了不良的印象。他很配得上做那些戴黄手套的阴谋家的同党,他们声称要改变一个国家一切人的生存状况,却不愿让个人的名声承受最轻微的损害。
猛然间,于连想到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了。人家请他来参加这贵宾团座的午宴,不是让他来做白日梦,一声不吭是不行的。
一位退休的印花布制造商,身兼贝藏松和于泽斯两个学院的院士,从长桌的另一端和于连交谈。他问于连:“人人都说你对《新约》有惊人的研究,这是真的吗?”
一下子来了一阵深深的静默。一本拉丁文《新约全书》魔术般地出现在这位博学的两院院士手中。根据于连的请求,随意挑出的半句拉丁文被念了出来,于连接着背诵下去,他的记忆力十分可靠。这奇迹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这种喧闹气氛一直到宴会结束的时候。于连趁机看了看几位太太红扑扑的脸蛋,有几个好像并不难看,尤其是会唱歌的收税官的太太。
“在这么多夫人面前,说了这么多拉丁文,说实话,我很惭愧。”他望着她说道,“如果吕比尼先生——两院院士——允许的话,他随便念一句拉丁文,我不接着用拉丁文回答,看我能不能即席把它翻译一下。”这第二个测验,把他抬到了光荣的顶点。
在座的有好几位有钱的自由党人,他们也是可能获得奖学金的孩子们的幸福的父亲,自从上次布道以后,他们突然皈依了民主党。他们表现出这种政治上的精明,但是有一道细微的裂痕使德·瑞纳先生不愿在家里接待他们。这些贵人只是耳闻于连的大名,曾经在皇帝驾临维里埃时看见他骑在马上,这时他们已经成了于连最热烈的崇拜者了。于连暗想:“这群傻瓜要听到何年何月才会厌倦这种他们一点儿也不懂的圣经风格呢?”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完全不懂,他们才喜欢这种风格。他们嘿嘿笑个不停,但是于连已经厌烦了。
六点的钟声敲过,他严肃地站起来,讲演一篇利戈里的新神学,这是他刚刚学来准备明天背给谢朗先生听的。他愉快地说:“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别人背书给我听,同时我也背书给别人听。”
大家听了开口大笑,赞声连连,这就是维里埃城人所谓的机智啊。于连不顾礼仪的约束,站起身来要走,同座的人跟着站起来,这就是天才的力量。瓦勒诺太太多留了他一刻钟,为的是让他听听孩子们背诵教理问答。他们背得驴唇不对马嘴,十分可笑,只有于连一个人明白,然而他并不加以纠正。他暗自想:“他们连宗教的第一教义都不懂。”最后,他向主人鞠了一躬,以为可以脱身了,但是不,他还得领教一篇拉丁语寓言。
语言,是人们用来掩饰思想的。
——马拉格里达?
刚到维里埃,于连就开始责备自己对德·瑞纳夫人的不公平了。“如果由于软弱,她把和德·瑞纳先生的戏演砸了,我又会把她当作一个柔弱的女人来鄙夷她!可她像个外交家,应付自如,我呢,却对那个失败者产生了同情,他原是我的仇敌啊。在我的行为里,有一种小市民的小家子气息。我的虚荣心受到了伤害,因为德·瑞纳先生终究也是个男人!我有幸和他共属于这个广大的群体,其实我不过是个傻瓜罢了。”
谢朗先生已被免职,且被逐出了本堂神甫住宅。城里最负声望的自由党人,都争先恐后为他提供住处,作为亲近他的表示,但是他拒绝了。他自己租了两间小屋子,里面塞满了书籍。于连想让维里埃人看看教士是怎样一种人,他回到父亲家里取来十二块松木板子,亲自背着,从维里埃大街走过。他又从老朋友那里借来工匠的工具,不久就给谢朗先生做了个书柜,他把屋里的书整理出来,排放在书架上。
“我以为你已经被世俗的虚荣侵蚀了呢。”老人说道,高兴得落下热泪。“这样,你就可以和上次当仪仗队队员穿漂亮制服的孩子气功过两抵了。那件事曾使你树了众多对头。”
德·瑞纳先生命令于连住在他家里,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他到城里的第三天,他看见专区区长德·莫吉隆先生这位并不算渺小的人物来到他的卧室。足足两个小时的毫无趣味的谈话,外加深深的叹息,诸如人类的邪恶、公款管理人员的贪污、可怜的法兰西的种种危险啊,等等,说了许多话,于连还弄不清楚来访的目的,客人便告辞,可怜的半失宠的家庭教师恭恭敬敬地送出这位将来的某个幸运的省份的省长先生。走到楼梯口时,客人忽然关心起于连的前途,并且称赞他处理有关个人利益的事十分得体,等等。后来,德·莫吉隆先生以父亲般的慈爱双手抱住于连,建议他离开德·瑞纳先生家,到另一位做官的有孩子需要教育的人家去。“这位官员将如菲利普皇帝一样感谢上天,不是感谢上天让他有了孩子,而是感谢上天让他们生活在于连的身边。他们从前的家庭教师,年薪八百法郎,不是按月支付,那样太不大方了。”莫吉隆先生说,“而是按季度支付,永远是提前支付。”
一个半小时以来,于连一直不耐烦地等待着说话的机会,现在轮到他说话了。他的回答相当得体,而且很长,长得像主教的训谕一样。他的回答令对方知晓一切,可又什么也没有说透彻,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这番回答,有对德·瑞纳先生的景仰,有对维里埃公众的崇敬,又有对著名的专区区长的感激。这位专区区长大吃一惊,他发现于连是一个比他更虚伪的人,他数次想从于连的话里得到些确实的东西,但都白费工夫。于连心中非常高兴,抓住这个机会操练他的辞令,又把他的回答用另一套话来了一遍。一位极会演说的大臣想利用会议末尾的时间发表一篇惊人的议论,使会议从昏睡中醒来,恐怕也赶不上于连此时说的话多,而蕴含的意思更少。德·莫吉隆先生刚一出门,于连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像个疯子一样。于连又趁着这时候的虚伪兴致,给德·瑞纳先生写了一封长达九页的信,向他报告刚才别人对他说的一切,而且很恭谨地向他请教。“这个混蛋还没有向我提及请我教书的人家的姓名!肯定是瓦勒诺先生,他已经从我被驱逐到维里埃来的事情上,看出那封匿名信的威力了。”
这封快信发出后,于连快活得像一个在美丽的秋日冲向一片无边无际的猎物丰富的原野上的猎人一样。早上六点钟,他去看谢朗先生,向他征求一下意见。当于连走在去善良的神甫家的路上时,上天又让他快活了一次,把瓦勒诺先生送到他跟前。他丝毫也不隐瞒他的心已破碎。像他一样贫穷的孩子,理应完全服从上天安排在他心中的志向,但是在这个卑污的世界里,志向并非一切。为了配得上天主在葡萄园里的工作,而且不是配不上那许多有学问的合作者,他必须接受教育,必须在贝藏松省的神学院花钱住上两年。如此说来,眼下迫切的问题就是积攒些钱。因此,当然应该接受八百法郎一年的工作,那比按月支付六百法郎年薪更容易攒下钱。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上天已经把他安排在瑞纳家的孩子身边,尤其是上天已使他对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不是向他表示放弃这一教育职业而去接受另一教育职业是不适宜的吗?……”
在这种辩论里,于连已臻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口才已经代替了帝国时代的迅速的行动)说着说着,于连被他自己讲话的声音弄烦了。
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看见瓦勒诺先生家里的仆人,身著华丽的制服,手中拿着当日午餐的请帖,在城里各处寻找他呢。
于连从未到这个人的家里去过,仅仅几天以前,他心里只想着用一种什么方法,可以狠狠地揍他几棍子,而事后又不必被弄到警察局。午餐定在一点钟,于连觉得十二点半到显得恭敬一些。当他走到乞丐收容所所长办公室时,他看见瓦勒诺先生周围堆着一大堆文件,以此来表示他的重要性。瓦勒诺先生又粗又黑的颊髭,浓密的头发,斜戴在头顶上的希腊式便帽,巨大的烟斗,绣花的拖鞋,纵横交叉在胸前的金链子,以及一位外省银行家用以炫耀的一整套服饰,这些并没有震住于连,他反而欲发想揍他几棍子。
于连请求瓦勒诺先生,把他介绍给瓦勒诺太太。她正在打扮,不能接待。作为补偿,他可以看看瓦勒诺先生如何打扮。然后,他们一同来到瓦勒诺太太的闺房,她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地介绍给于连,眼里含着热泪。这位夫人也是维里埃最高贵的一个,她天生一副男人的大脸盘子,为了这次盛大的午宴,她擦了胭脂,她的脸特别表示出母爱的仁慈。
于连想起了德·瑞纳夫人,他的多疑的性格仅仅在这种对照之下,才使他回忆起来,他感动得心中涌起一股柔情。尤其是人们引导他参观收容所所长住宅的时候,他思念德·瑞纳夫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了。房子华美,是崭新的,家具的价钱一一报给他听。但是于连的心里觉得这房子里有某种不名誉的东西,散发着偷来的钱的气味。从家里的主人,一直到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一种大胆、鲁莽和反击蔑视的神情。
间接税征收官、宪兵军官和两三位公务员陪着他们的太太陆续来到。后面还跟着几个有钱的自由党人。仆人报告宴席开了。于连心里早已很不痛快,忽然想到餐厅隔壁那些可怜的被收容者,他们吃的是残汤剩饭,而他剥削了他们的口粮用来购买这些俗不可耐的向他炫耀的奢侈品。
“也许这时候他们正忍饥挨饿呢。”他心想,喉咙一阵阵发紧,咽不下东西,而且几乎连话也不能说。一刻钟以后的事情更糟糕,大家听到远处断断续续的歌声,唱得通俗,应该承认有一些下流,大概是收容所里的囚人唱出来的。瓦勒诺先生向仆人示意一眼,那个穿着号衣的仆人走开了,一会儿谁也听不到那歌声了。这时仆人递给于连一杯莱茵河的葡萄酒,杯子是绿色的,瓦勒诺太太特意提醒于连这酒每瓶九法郎,还是直接从产地运来的。于连端着酒杯,对瓦勒诺先生说:
“好,他们不再唱那首下流歌曲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不敢再唱了,”所长得意地回答,“我已经命令这些叫花子安静。”
对于连来说,这话太过分了。他的举止适合他的处境,但是他的心肠还是不能。他尽力运用他经常用的虚伪,还是觉得一大颗眼泪沿着脸颊流下。
他试图用绿色的酒杯遮住他的眼泪,但是让他称赞这杯莱茵河的葡萄酒,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他心想:“不让别人唱歌!我的天主!你竟容忍得下去!”
幸亏没有人注意他这个不合时宜的举动。税务官唱了一首皇家歌曲,唱到曲里的叠句时,大家掀起一阵混乱的声音,于连的心里突然说:“啊!你将得到肮脏的财富,但你只能在这种场合和这样的人享用!也许你会有一个两万法郎的职位,但是当你狼吞虎咽的时候,你必须阻止可怜的囚人唱歌。你从他们可怜的口粮里剥削来金钱,用以宴请宾客。当你举行宴会时,他们会更加悲惨。啊!拿破仑,在你那个时代,人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以求荣华富贵,那多美好。现在却要从穷人的痛苦里卑鄙地掠夺!”
我承认,于连在这段独白中表现出来的软弱令我对他产生了不良的印象。他很配得上做那些戴黄手套的阴谋家的同党,他们声称要改变一个国家一切人的生存状况,却不愿让个人的名声承受最轻微的损害。
猛然间,于连想到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了。人家请他来参加这贵宾团座的午宴,不是让他来做白日梦,一声不吭是不行的。
一位退休的印花布制造商,身兼贝藏松和于泽斯两个学院的院士,从长桌的另一端和于连交谈。他问于连:“人人都说你对《新约》有惊人的研究,这是真的吗?”
一下子来了一阵深深的静默。一本拉丁文《新约全书》魔术般地出现在这位博学的两院院士手中。根据于连的请求,随意挑出的半句拉丁文被念了出来,于连接着背诵下去,他的记忆力十分可靠。这奇迹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这种喧闹气氛一直到宴会结束的时候。于连趁机看了看几位太太红扑扑的脸蛋,有几个好像并不难看,尤其是会唱歌的收税官的太太。
“在这么多夫人面前,说了这么多拉丁文,说实话,我很惭愧。”他望着她说道,“如果吕比尼先生——两院院士——允许的话,他随便念一句拉丁文,我不接着用拉丁文回答,看我能不能即席把它翻译一下。”这第二个测验,把他抬到了光荣的顶点。
在座的有好几位有钱的自由党人,他们也是可能获得奖学金的孩子们的幸福的父亲,自从上次布道以后,他们突然皈依了民主党。他们表现出这种政治上的精明,但是有一道细微的裂痕使德·瑞纳先生不愿在家里接待他们。这些贵人只是耳闻于连的大名,曾经在皇帝驾临维里埃时看见他骑在马上,这时他们已经成了于连最热烈的崇拜者了。于连暗想:“这群傻瓜要听到何年何月才会厌倦这种他们一点儿也不懂的圣经风格呢?”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完全不懂,他们才喜欢这种风格。他们嘿嘿笑个不停,但是于连已经厌烦了。
六点的钟声敲过,他严肃地站起来,讲演一篇利戈里的新神学,这是他刚刚学来准备明天背给谢朗先生听的。他愉快地说:“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别人背书给我听,同时我也背书给别人听。”
大家听了开口大笑,赞声连连,这就是维里埃城人所谓的机智啊。于连不顾礼仪的约束,站起身来要走,同座的人跟着站起来,这就是天才的力量。瓦勒诺太太多留了他一刻钟,为的是让他听听孩子们背诵教理问答。他们背得驴唇不对马嘴,十分可笑,只有于连一个人明白,然而他并不加以纠正。他暗自想:“他们连宗教的第一教义都不懂。”最后,他向主人鞠了一躬,以为可以脱身了,但是不,他还得领教一篇拉丁语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