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发散思维,异想天开 (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歪打正着X光
1895年11月8日,德国的沃兹堡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由于伦琴教授一时疏忽,居然发现了至今仍在使用,对全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X射线!
那是一天晚上,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以后,因为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情,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实验室。这只放电管的形状像是一只生梨,是英国的克鲁克斯教授发明的,它能产生微弱的阴极射线,可以利用它研究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后来,当伦琴教授办完事情以后,突然想起他离开的时候,忘了关闭那只放电管的电源了,连忙赶回了实验室。当他打开门以后,不由大吃一惊:黑暗中,一条板凳正在发着绿色的荧光。
伦琴教授连忙上前切断了放电管的电源,荧光立刻消失了,他觉得奇怪,又接通电源,荧光又出现了。“难道是克鲁克斯放电管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射线引起来的吗?”伦琴教授心中揣摩着。他试着伸出自己的手掌,放在放电管的前面来回地晃了晃。这时候,伦琴教授大为震惊!他居然看见了自己的手掌骨清楚地反射在对面的一个备用的屏幕上。他的手动,那个影子也动。
“哎呀呀,我看见了我的骨头!”伦琴教授惊奇地大叫起来。从这以后,伦琴连续十几天没有离开过实验室,他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试验,以证明自己的发现。后来,它被命名为“x”射线。伦琴教授能够抓住这次失误以后的反常现象,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为此,伦琴荣获了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放电管的发明者克鲁克斯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他也曾发现过胶卷莫名其妙地感光报废,可惜他并没有再进行深入研究,而是去找胶卷厂,责备他们的产品低劣,白白地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直到后来,知道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他才如梦初醒,后悔不及。
还有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古德斯托德,早在五年前,就在实验室里偶尔洗出了一张人的骨骼的底片,他却没有去深入研究,竟然当作是一张废片,将它很随便地抛弃在垃圾堆里了。
创意点评:
成功者往往是有心人,他们善于捕捉瞬息即逝的异常现象,并紧紧地抓住不放,刨根究底,直至找出结果。本案例中的后两位先生,距离成功只有一步,犹如贴在薄薄的一层窗户纸上,只需轻轻一捅,巨大的成功就能立即迎向他,可是,他们却痛失绝好良机。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得住的。只有那些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正如日本作家芥川龙说:“九十九步是成功的一半,最后一步是另一半。”
太空飞行器与蜂窝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的火箭必须提供强大无比的能量。同时,太空飞行器自身重量越轻,就能大大减轻运载火箭的负担,也就能使太空飞行器飞得更高更远。
为此,为了减轻太空飞行器重量,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与太空飞行器“斤斤计较”。可减轻太空飞行器重量,还要考虑不能减少其容量和强度,要达到上述目的就相当困难了。科学家们尝试了许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蜜蜂的蜂窝结构给科学家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家知道,蜂窝是由一些一个挨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角形小蜂房组成的。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测量到蜂窝的几个角都是有一定的规律。钝角等于109°28′,锐角为70°32′,后来经过法国物理学家列奥缪拉、瑞士数学家克尼格、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先后多次的精确计算,得出一个结论:要消耗最少的材料,而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它的角度应该是109°28′和70°32′,也就是说,蜜蜂蜂窝结构是容积最大且最节省材料的。
但从正面观察蜂窝,它是由一些正六边形组成的,既然如此,那每一个角都应是120°,怎么会有109°28′和70°32′呢?这是因为蜂窝不是六棱柱,而是底部由三个菱形拼成尖顶构成的“尖顶六棱柱”。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准确指出:在蜜蜂身长、腰围确定的情况下,尖顶六棱柱的蜂房用料最省。
上述蜂房结构不正是太空飞行器结构所要求的吗?于是,在太空飞行器中采用了蜂房结构,先用金属制造成蜂窝,然后,再用两块金属结构,这种结构的太空飞行容量大、强度高,且大大减轻了自重,也不易传导声音和热。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采用了这种蜂房结构。勤劳的蜜蜂们也许不会想到,它们的杰出构思被人类借鉴应用,飞上了太空。
以上蜂房结构的应用是一个典型的相似联想。所谓相似联想,即由此事物的某一特点,联想到彼事物相似的某一特点的过程。相似联想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经常使用的思维方法。
创意点评:
找到事物的相似点,往往就能够把不同的事物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在一般情况下,组合之后的事物,所产生的功能和效益,并不等于原先几种事物的简单相加,这就是“1+1>2”的道理,对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联系,我们不能兀自闭着眼睛,等闲视之。
大胆地设想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观看一张世界地图时,忽然被一个奇妙的现象吸引住了。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西岸的巴西,它的东部突出部分正好能装进非洲西海岸那凹进去的几内亚海湾。真是巧极了!难道是偶然的巧合?他仔细地对相应的海岸线研究起来,发现几乎每一个巴西海岸的突出部分,都和非洲几内亚海湾的凹进的部分相吻合,其他的海岸线也基本上是这样。莫非它们原来是连在一起,后来才渐渐分离开的?一个大胆的假想在魏格纳的脑海里油然而生——各个大洲是由原来一整块的大陆经过断裂、分离而成的。
魏格纳为证实自己的这种假想,他多方面搜集资料,分析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材料,取得了海岸线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多方面的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这一假说。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大陆只是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地球的自转离心力、天体引潮力等)使泛大陆破裂成几大块,它们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不断漂移,越漂越远,形成了现在的陆海状况。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预测的一系列新发现,证实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这一假说是正确的。
创意点评:
魏格纳能够发现“大陆漂移”,首先在于他能够进行大胆地设想。所谓大胆设想就是对事物的未知方面提出大胆假设,或做出假定性的想像,然后通过其他办法证实假设的正确或错误。发明就是一次运用假设进行思维的快乐旅行。没有大胆的敢于突破常规的假设就不会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旅途中迈出重要一步。
山牛蒡的启示
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既给人们提供了生息的环境又给人们提供了创造的启迪;植物动物,飞禽走兽等万物万类,鬼斧神工,奇妙无比,无不可成为人们创造新事物、新方法的样板和借鉴。瑞士的斯梅托拉,是打猎的爱好者。有次打猎,发现猎狗的身上牢牢地粘满山牛蒡。细心的斯梅托拉,一面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面拿起放大镜观察,他惊奇的发现,原来是山牛蒡像钩子一样紧紧地挂在猎狗身上那鬈曲的毛上。用力一拉,就“咔嚓”一声脱落了下来,再放上去又钩住了。他反复试验,一会儿钩住,一会儿脱离,运用自如,非常有趣。他又进一步思索,这种挂脱自如的装置,可以派点什么用场呢?经过反复推敲、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人工制作的既能挂住,又能分开,运用自如的万能卷尺。
创意点评:
斯梅托拉先生发明万能卷尺,就是运用仿生联想生创意的结果。
所谓仿生联想,就是模仿生物的外形、构造或性质、特点所进行的联想。人类发明的创意,许多都是从仿生联想获得的。如从飞鸟联想到造飞机,根据虎、猫脚的构造制作钉鞋,模仿蜘蛛织网设计出钢丝绳吊桥,根据人的血管系统构造系研制出高效率锅炉等,这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发明,都是仿生联想的成果。仿生联想大概是有趣同时也是最生动的一种思维方式了。
苏东坡修西湖
苏东坡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早已名不符实了。长年累月的泥沙越淤越多,碧波荡漾的西湖成了“大泥坑”。
苏东坡对此黯然神伤。随后多次巡视西湖,反复思考如何加以疏通,使往日风光秀美的西湖重现迷人的风采。
几次巡视后,他发现最棘手的是从湖里清除的大量淤泥无处存放。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西湖有30里长,要环湖走一圈,恐怕一天也走个完。如果把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清除了淤泥,又方便了游人,不是很好的办法吗?这时他又联想到,挖掉了淤后,可以召募附近的农人来此种麦,种麦所获的收益,反过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疏通西湖有了钱,挖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西湖附近的农人多了收益,西湖不仅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便利了来往的游客,而且能增添西湖的美景。
创意点评:
苏大学士运用丰富的联想解决了问题,不得不令人惊叹。此路不通彼路通,我们观察事物都是从某个视点出发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看法,改变观察的视点就会赋予我们新的认识,带来新的看法,给事物以新的意义,而这种新的意义往往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捷径。
布莱叶发明盲文
160年前,法国有个儿童叫布莱叶。布莱叶很不幸,由于一次事故,他的双目失明了,到了上学年龄,他只能到盲童学校去读书。当时,对于盲人来说,只能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摸来了解世界,用打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事,布莱叶饱尝了此种苦楚。
这一年,巴比尔船长带领一些士兵来到盲童学校,给盲童们讲解战地夜战通讯的演习。他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要秘密地把信息传了去,我们用的是密码,我们在厚纸上戳出各种点子来表示密码,接到密码的士兵,用手一摸,就能了解信息的内容,就像用眼睛看电报文一样。”巴比尔船长让士兵为盲童作了表演。
这次表演,给了布莱叶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用这种办法写字,读书不是很好吗?”
少年布莱叶就开始对“点子”进行研究。他把巴比尔船长使用的密码加以简化,由原来的12个孔位表示一个字母变成6个孔位表示一个字母。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创造出63种不同的符号。像汉语拼音一样,用这些符号拼写出不同的字。这样,盲人用手摸,就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了。
为了解决盲人的“写字”问题,布莱叶又进一步研究,造了一种摸板,上面六个孔一组,排列着许多组的小孔,“写字”时,先把摸板压在纸上,用“针笔”刺进小孔,戳出一组组不同的点子。这样,自己想说的话就能像打电报一样表达出来。别人用手摸着这些点子,也就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
用这种方法可以出版盲文读物,盲童可以从盲文读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凡是学过盲文的盲人都能“识字写话”,接受人类文化的传播,与正常人沟通。从这个意义来说,盲童少年布莱叶的这项发明,意义和影响极为深远。
创意点评:
从密码传递到盲文发明,布莱叶就是运用联想思维将二者联系起来,联想可以很快地从记忆宝库里检索出所需的信息,构成一条由此及彼链条,通过事物之间的同化关系,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并进行方法移植就可以获得全新的创意,在人类的创造史上留下一笔。
自动打开的锅炉门
美国的比尔?斯托特发明用钟控制锅炉的新方法,很有意思。
歪打正着X光
1895年11月8日,德国的沃兹堡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由于伦琴教授一时疏忽,居然发现了至今仍在使用,对全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X射线!
那是一天晚上,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以后,因为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情,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实验室。这只放电管的形状像是一只生梨,是英国的克鲁克斯教授发明的,它能产生微弱的阴极射线,可以利用它研究带负电的高速电子流。
后来,当伦琴教授办完事情以后,突然想起他离开的时候,忘了关闭那只放电管的电源了,连忙赶回了实验室。当他打开门以后,不由大吃一惊:黑暗中,一条板凳正在发着绿色的荧光。
伦琴教授连忙上前切断了放电管的电源,荧光立刻消失了,他觉得奇怪,又接通电源,荧光又出现了。“难道是克鲁克斯放电管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射线引起来的吗?”伦琴教授心中揣摩着。他试着伸出自己的手掌,放在放电管的前面来回地晃了晃。这时候,伦琴教授大为震惊!他居然看见了自己的手掌骨清楚地反射在对面的一个备用的屏幕上。他的手动,那个影子也动。
“哎呀呀,我看见了我的骨头!”伦琴教授惊奇地大叫起来。从这以后,伦琴连续十几天没有离开过实验室,他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试验,以证明自己的发现。后来,它被命名为“x”射线。伦琴教授能够抓住这次失误以后的反常现象,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为此,伦琴荣获了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放电管的发明者克鲁克斯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他也曾发现过胶卷莫名其妙地感光报废,可惜他并没有再进行深入研究,而是去找胶卷厂,责备他们的产品低劣,白白地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直到后来,知道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他才如梦初醒,后悔不及。
还有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古德斯托德,早在五年前,就在实验室里偶尔洗出了一张人的骨骼的底片,他却没有去深入研究,竟然当作是一张废片,将它很随便地抛弃在垃圾堆里了。
创意点评:
成功者往往是有心人,他们善于捕捉瞬息即逝的异常现象,并紧紧地抓住不放,刨根究底,直至找出结果。本案例中的后两位先生,距离成功只有一步,犹如贴在薄薄的一层窗户纸上,只需轻轻一捅,巨大的成功就能立即迎向他,可是,他们却痛失绝好良机。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得住的。只有那些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成功。正如日本作家芥川龙说:“九十九步是成功的一半,最后一步是另一半。”
太空飞行器与蜂窝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的火箭必须提供强大无比的能量。同时,太空飞行器自身重量越轻,就能大大减轻运载火箭的负担,也就能使太空飞行器飞得更高更远。
为此,为了减轻太空飞行器重量,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与太空飞行器“斤斤计较”。可减轻太空飞行器重量,还要考虑不能减少其容量和强度,要达到上述目的就相当困难了。科学家们尝试了许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蜜蜂的蜂窝结构给科学家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家知道,蜂窝是由一些一个挨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角形小蜂房组成的。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测量到蜂窝的几个角都是有一定的规律。钝角等于109°28′,锐角为70°32′,后来经过法国物理学家列奥缪拉、瑞士数学家克尼格、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先后多次的精确计算,得出一个结论:要消耗最少的材料,而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它的角度应该是109°28′和70°32′,也就是说,蜜蜂蜂窝结构是容积最大且最节省材料的。
但从正面观察蜂窝,它是由一些正六边形组成的,既然如此,那每一个角都应是120°,怎么会有109°28′和70°32′呢?这是因为蜂窝不是六棱柱,而是底部由三个菱形拼成尖顶构成的“尖顶六棱柱”。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准确指出:在蜜蜂身长、腰围确定的情况下,尖顶六棱柱的蜂房用料最省。
上述蜂房结构不正是太空飞行器结构所要求的吗?于是,在太空飞行器中采用了蜂房结构,先用金属制造成蜂窝,然后,再用两块金属结构,这种结构的太空飞行容量大、强度高,且大大减轻了自重,也不易传导声音和热。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采用了这种蜂房结构。勤劳的蜜蜂们也许不会想到,它们的杰出构思被人类借鉴应用,飞上了太空。
以上蜂房结构的应用是一个典型的相似联想。所谓相似联想,即由此事物的某一特点,联想到彼事物相似的某一特点的过程。相似联想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经常使用的思维方法。
创意点评:
找到事物的相似点,往往就能够把不同的事物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在一般情况下,组合之后的事物,所产生的功能和效益,并不等于原先几种事物的简单相加,这就是“1+1>2”的道理,对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联系,我们不能兀自闭着眼睛,等闲视之。
大胆地设想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观看一张世界地图时,忽然被一个奇妙的现象吸引住了。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西岸的巴西,它的东部突出部分正好能装进非洲西海岸那凹进去的几内亚海湾。真是巧极了!难道是偶然的巧合?他仔细地对相应的海岸线研究起来,发现几乎每一个巴西海岸的突出部分,都和非洲几内亚海湾的凹进的部分相吻合,其他的海岸线也基本上是这样。莫非它们原来是连在一起,后来才渐渐分离开的?一个大胆的假想在魏格纳的脑海里油然而生——各个大洲是由原来一整块的大陆经过断裂、分离而成的。
魏格纳为证实自己的这种假想,他多方面搜集资料,分析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材料,取得了海岸线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多方面的证据,提出了“大陆漂移”这一假说。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大陆只是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地球的自转离心力、天体引潮力等)使泛大陆破裂成几大块,它们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不断漂移,越漂越远,形成了现在的陆海状况。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预测的一系列新发现,证实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这一假说是正确的。
创意点评:
魏格纳能够发现“大陆漂移”,首先在于他能够进行大胆地设想。所谓大胆设想就是对事物的未知方面提出大胆假设,或做出假定性的想像,然后通过其他办法证实假设的正确或错误。发明就是一次运用假设进行思维的快乐旅行。没有大胆的敢于突破常规的假设就不会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旅途中迈出重要一步。
山牛蒡的启示
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既给人们提供了生息的环境又给人们提供了创造的启迪;植物动物,飞禽走兽等万物万类,鬼斧神工,奇妙无比,无不可成为人们创造新事物、新方法的样板和借鉴。瑞士的斯梅托拉,是打猎的爱好者。有次打猎,发现猎狗的身上牢牢地粘满山牛蒡。细心的斯梅托拉,一面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面拿起放大镜观察,他惊奇的发现,原来是山牛蒡像钩子一样紧紧地挂在猎狗身上那鬈曲的毛上。用力一拉,就“咔嚓”一声脱落了下来,再放上去又钩住了。他反复试验,一会儿钩住,一会儿脱离,运用自如,非常有趣。他又进一步思索,这种挂脱自如的装置,可以派点什么用场呢?经过反复推敲、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人工制作的既能挂住,又能分开,运用自如的万能卷尺。
创意点评:
斯梅托拉先生发明万能卷尺,就是运用仿生联想生创意的结果。
所谓仿生联想,就是模仿生物的外形、构造或性质、特点所进行的联想。人类发明的创意,许多都是从仿生联想获得的。如从飞鸟联想到造飞机,根据虎、猫脚的构造制作钉鞋,模仿蜘蛛织网设计出钢丝绳吊桥,根据人的血管系统构造系研制出高效率锅炉等,这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发明,都是仿生联想的成果。仿生联想大概是有趣同时也是最生动的一种思维方式了。
苏东坡修西湖
苏东坡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早已名不符实了。长年累月的泥沙越淤越多,碧波荡漾的西湖成了“大泥坑”。
苏东坡对此黯然神伤。随后多次巡视西湖,反复思考如何加以疏通,使往日风光秀美的西湖重现迷人的风采。
几次巡视后,他发现最棘手的是从湖里清除的大量淤泥无处存放。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西湖有30里长,要环湖走一圈,恐怕一天也走个完。如果把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清除了淤泥,又方便了游人,不是很好的办法吗?这时他又联想到,挖掉了淤后,可以召募附近的农人来此种麦,种麦所获的收益,反过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疏通西湖有了钱,挖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西湖附近的农人多了收益,西湖不仅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便利了来往的游客,而且能增添西湖的美景。
创意点评:
苏大学士运用丰富的联想解决了问题,不得不令人惊叹。此路不通彼路通,我们观察事物都是从某个视点出发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看法,改变观察的视点就会赋予我们新的认识,带来新的看法,给事物以新的意义,而这种新的意义往往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捷径。
布莱叶发明盲文
160年前,法国有个儿童叫布莱叶。布莱叶很不幸,由于一次事故,他的双目失明了,到了上学年龄,他只能到盲童学校去读书。当时,对于盲人来说,只能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摸来了解世界,用打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事,布莱叶饱尝了此种苦楚。
这一年,巴比尔船长带领一些士兵来到盲童学校,给盲童们讲解战地夜战通讯的演习。他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要秘密地把信息传了去,我们用的是密码,我们在厚纸上戳出各种点子来表示密码,接到密码的士兵,用手一摸,就能了解信息的内容,就像用眼睛看电报文一样。”巴比尔船长让士兵为盲童作了表演。
这次表演,给了布莱叶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用这种办法写字,读书不是很好吗?”
少年布莱叶就开始对“点子”进行研究。他把巴比尔船长使用的密码加以简化,由原来的12个孔位表示一个字母变成6个孔位表示一个字母。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创造出63种不同的符号。像汉语拼音一样,用这些符号拼写出不同的字。这样,盲人用手摸,就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了。
为了解决盲人的“写字”问题,布莱叶又进一步研究,造了一种摸板,上面六个孔一组,排列着许多组的小孔,“写字”时,先把摸板压在纸上,用“针笔”刺进小孔,戳出一组组不同的点子。这样,自己想说的话就能像打电报一样表达出来。别人用手摸着这些点子,也就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
用这种方法可以出版盲文读物,盲童可以从盲文读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凡是学过盲文的盲人都能“识字写话”,接受人类文化的传播,与正常人沟通。从这个意义来说,盲童少年布莱叶的这项发明,意义和影响极为深远。
创意点评:
从密码传递到盲文发明,布莱叶就是运用联想思维将二者联系起来,联想可以很快地从记忆宝库里检索出所需的信息,构成一条由此及彼链条,通过事物之间的同化关系,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并进行方法移植就可以获得全新的创意,在人类的创造史上留下一笔。
自动打开的锅炉门
美国的比尔?斯托特发明用钟控制锅炉的新方法,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