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澜(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来唐谢罪之高句丽王子莫支离任武率使团抵达长安,祈求大唐天可汗之宽恕,帝弗许之,莫支离任武嚎恸而退;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初八,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会同左武威大将军牛进达率水6大军四万七千余兵马乘楼船数百离开莱州,向新罗国进;与此同时,十万京师南衙军在兵部尚书李绩统帅之下为先锋离开京师,向幽州进军,燕云十八州之兵马亦同时向幽州集结,由是,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战事已箭在弦上,庞大的朝廷机构围绕着即将开始的大战轰然运转了起来,是时,内廷忽传出圣旨,帝拟于三月十一大会群臣于上林苑猎场,行春猎事。 ≧
皇家春猎可不是小事,不单京中诸王各领护军齐聚,文武百官、各大世家也都领着家丁家将们伴驾出猎,至于三万余羽林军将士更是威风凛凛地护卫着帝驾出行,京师数十万民众沿街焚香洒水跪送,鼓号喧天,各色旌旗飞扬,车辚辚,马萧萧,好一幅天子巡猎图。
身为太子,李贞自是免不了得要伴驾随行,其所乘坐的金辂车便紧跟在了老爷子的龙辇之后,相差不过是十马之位罢了,耳听着鼓乐的喧嚣,目睹着百姓们自内心的欢呼跪送,李贞不单没有被这等盛大的场面所感,反倒是阴下了脸来,一股子不详的预感总在心头萦绕,怎么也挥之不去,好不容易熬到了车驾已出东门,李贞是再也坐不住了,派了人将太医院医正肖抿请了来。
天子出巡非小事,其中保卫与医护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太医院之医正,肖抿肩头上的责任甚重,虽是乘着太医院的马车跟在了队尾,可一颗心却始终牵挂着队列正中的帝驾,一听得太子有请,肖抿哪敢怠慢,忙不迭地钻出了太医院的马车,骑上马便匆匆赶到了李贞的车驾前,翻身下了马,恭敬地在离车驾五步外站住了脚,一躬到底地行了个大礼,口中道:“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嗯。”李贞淡然地应了一声,而后轻挥了下手,早有车中侍候着的贴身小宦官将车帘子卷了起来。
“肖医正,父皇今日兴致颇高,待会到了猎场,恐会亲自下场一试身手,尔等可都准备停当否?”李贞虚抬了下手,示意肖抿平身,而后淡淡地问了一句。
李贞的问话虽平淡无奇,可肖抿的心却就此抽紧了起来——身为太医,肖抿自是不相信甚子丹道方术,也曾试图进谏李世民,然则人微言轻,谁也没把他的话当一回事,早前就在担心李世民此番出猎恐有意外,此时听李贞这么一问,更是心慌意乱不已,额头上的汗水立马就沁了出来,恭敬地躬着身子道:“殿下明鉴,微臣已将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带上了,便是药物也颇为齐全,倘若有差,或能应急,只是……”肖抿说到这儿,偷眼看了看李贞的脸色,竟不敢再往下说了。
肖抿的话虽未曾说完,可李贞却心中有数——肖抿之意是在说李世民所中之丹毒已深,能救得其急,却已无法做到根治,很难保证龙体无恙了的。一听肖抿所言,李贞心头好一阵黯然,默默了半晌之后,这才一挥手道:“尔等皆须尽心尽力,若能保得平安无事,便是尔等之大功了,孤……,唔,孤拜请诸位了。”
“多谢太子殿下宽宏,微臣便是拼了一死,也要确保平安。”肖抿听懂了李贞话里藏着的话,心中不禁涌过一阵感动,忙躬着身子,语气略带一丝激动地回答道。
“罢了,尔先下去准备罢。”事已至此,李贞也无心再交代些甚子了,一挥手,示意肖抿退下,而后亲自伸手将车帘子放了下来,金辂车随即缓缓启动,在一众东宫卫士们的簇拥下,向着上林苑方向滚滚而去……
天子行猎又称大田之礼,一年四季皆可田猎,然名称却不相同,春天的时候叫做“蒐”,夏天称作“苗”,秋天叫做“獮”,冬天称为“狩”,有唐一代,但凡天子田猎,多于春、秋二季,每围猎,必先设中军大帐以为指挥中心,又有前后左右各军之分派,或是赶山,或是竟围,或是呐喊助威,其责各不相同,围猎一起,各军蜂拥齐上,各显其能,务求满载而归,可有一条铁律却是违背不得的,那便是天子未射,诸军皆不可妄动,纵使有猎物从面前经过亦然,唯有天子骑射之后,诸军方可放开手脚,取天子独尊之意耳。
上林苑修于东汉,本就是皇家田猎之场所,至隋、初唐时,其规模已远不如前,离宫已由最初的七十七所减少到了三十有余,然,草木更茂之余,其间走兽自也倍增,加之自贞观十八年以来,已是三年不曾围猎,山中走兽繁衍已多,负责赶山的羽林军左右卫军兵只不过刚一喊,鼓号尚未大动,满山遍野的走兽飞禽便已铺天盖地地奔将出来,那动静大得紧,瞧得参与围猎之人各个喜笑颜开,唯天子尚稳坐中军帐,诸军皆不敢轻动,眼巴巴地看着数百走兽在猎场中左穿右突地四下乱窜。
就在众人等得心焦无比之际,但听中军鼓号大作,一身黄金甲的李世民终于在太子及诸王的簇拥下纵马行出了中军,一时间满山遍野的人群沸腾了起来,数万将士齐呼万岁,声如雷震,直上九霄云外,场中的走兽闻得响动,惊慌更盛,四下冲突不已,更有甚者,一小群约摸二十之数的麋鹿荒不择路之下,竟向着李世民所在的中军狂奔了过去。
“朕方欲寻猎,其倒自来了,好,且看朕取之!”李世民的兴致显然极高,一见到横闯过来的麋鹿群,便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回环视了一下诸子及群臣,伸手从腰间取下角弓,一抖马缰,人已纵马杀出,向着麋鹿群迎了过去,但见李世民与飞驰中挽弓如轮,一声轻喝,羽箭已离弦而出,急若流星般地向着跑在鹿群最前头的头鹿飞射而去,只听一声脆响,那箭竟稳准地射中了头鹿的脖子。
“万岁,万岁,万岁!”诸军一见李世民便已中的,顿时全都齐声喝采了起来,却不料那一箭虽射中了头鹿,然,入肉却不甚深,远不足以毙其命,那鹿吃疼之下,不单没转向逃跑,反倒向着李世民冲了过去,其头微低,硕大的鹿角扬了起来,一副要与李世民搏命之状,是时,诸军皆在远处,救援不及,眼瞅着那鹿气势汹汹地杀向李世民,满场的喝彩声一时间竟变成了慌乱的呼喝声。
“好胆!”李世民显然也没想到那受了伤的头鹿竟然不逃反倒冲杀而来,脸色顿时为之一沉,然则李世民不愧是久经沙场之辈,眼瞅着那畜牲来得凶悍,却也并不惊慌,大喝了一声,一个打马加,再次挽弓搭箭在手,迎着鹿群便奔了过去,打算再加一箭,取了这个战果。
“看箭!”李世民纵马飞奔间,弓已抡圆,大喝一声,便要放箭射杀那冲将过来的头鹿,不料,就在此时,一阵气闷感突兀地袭来,李世民但觉胸口一疼,嗓子一甜,一口血便不由自主地喷了出来,射出去的箭就此飞得不知去向了,不单如此,李世民高大的身子竟自在马背上摇晃了起来,眼看就要翻落马背,而此时那狂奔而来的头鹿已冲到了李世民的马前,一场惨祸便已就在眼前!
“陛下!”
“护驾,快护驾!”
“快救皇上!”
……
眼瞅着那受伤之麋鹿即将撞上李世民所乘之马,满场人众全都惊呼了起来,皆要上前救援,怎奈相隔太远,便是挽弓射箭都已是不及,正在此众人哗然之际,却见李贞暴吼了一声,单骑从中军处冲了出去,手中不知何时早已持弓在手,一弓三箭如流星赶月一般射将出去,一箭正中鹿头,两箭中其身,其力之大,瞬间便将那狂奔中的麋鹿射得倒飞了开去,而李贞压根儿顾不得去看那狂嘶倒飞着的麋鹿,纵马径直冲到了李世民身前,一伸手扶住了李世民摇摇欲坠的身体,焦急地呼道:“父皇,父皇!”
李世民一口血喷将出去之后,精气神立马就不太行了,此际更是面如淡金,嘴角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可竟无力说将出来,只是眼神迷离地看着李贞,似悔似悟。李贞心急之下,顾不得许多,抱着李世民便跳下了马来,高声呼喝道:“太医,快传太医!”早已得到李贞提前警示的肖抿本就在中军处紧急待命,此时一见李世民果然出事了,哪敢怠慢,领着一众太医抬着药箱急匆匆地便冲向了场中,与此同时,诸王、诸重臣也纷纷涌上前去,场面一时间混乱已极……
帝有痒,田猎遂止,诸军偃旗息鼓而归,送帝驾至离宫,诸随行太医于寝宫中忙于诊断,诸王并群臣皆衣不解带侍立于外,从末时至申时,内廷竟未有一语出,众人皆急,频频探宫中,然,皆不敢擅入,正惶急间,却见太医院医正肖抿满头是汗地走将出来,众人立马涌将过去,七嘴八舌地便问开了,生生令肖抿无所适从,不知该先答谁的话才好了。
“慌甚子,都退下!”眼瞅着殿门口乱成一团,李贞不得不端出太子的驾驶,喝退了众人之后,这才走上前去,看着局促不安的肖抿道:“肖医正,龙体可安否?”
肖抿满脸的疲惫,吃力地抬起袖子擦了下汗水,略一稳定情绪,躬身答道:“回殿下的话,龙体虽一时尚无大碍,只是恐有中风之嫌,臣等自当尽力,还请殿下海涵则个。”
“中风?”李贞一听这话,心头便是猛地一沉,刚想着再仔细问个明白之际,却见内侍监柳东河从殿里匆忙而出,疾步走到了李贞身前,躬身道:“殿下,陛下有旨,请殿下入内。”
“嗯。”李贞心挂老爷子的安危,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也不管诸王是如何个反应,疾步便走进了殿中,一路急行,转过回廊,绕过屏风,待得到了地头,入眼便见面如淡金的李世民正斜靠在榻上,一双眼半睁半闭地凝视着天花板,至于太医们则聚在墙边,低声地议论着。
“父皇……”李贞一见李世民那憔悴得如同瞬间衰老了十数岁般的脸,心头不由地滚过一阵酸楚,忙不迭地抢上前去,一头跪倒在榻前,竟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痴儿,何故作此儿女状,朕这不是好好的么,来,到朕身边来。”李世民听到了响动,艰难地扭动了下脖子,一见是李贞到了,这便无力地抬起了手,招了招,强笑着说道。
听着李世民那温和的话语,李贞眼圈一热,泪水便止不住地流淌了下来,膝行了几步,凑到了榻前,满脸子伤感状地看着李世民,哽咽着道:“父皇,孩儿无能,累您受惊了……”
“罢了,不说这个了。”李世民无力地摇了摇手,叹了口气道:“人力有穷时,朕虽欲逆天改命,却亦是枉然,如此也好,朕忙忙碌碌几十年了,也到了该休息的时辰了,唯一的憾事便是不能亲讨高句丽,天不假年啊。”李世民说到这儿,一双眼满是期盼地看着李贞,一副欲言又止状。
李世民虽没说出来,李贞却是心中有数的,老爷子那意思便是希望李贞能代父出征罢了,虽说先前李贞便已决定要将计就计地除去魏王李泰这个心腹大患,可此时一想自家老父已是卧病在床,若是再受惊吓,于病体不利,再者,老年丧子亦是健康之大忌,一时间有些子不忍,这便迟疑着没有立刻作答。
李贞一向主张缓征高句丽,这一条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此时见李贞迟疑着没有接话,心头不免有些不快,眉头微微一皱道:“也罢,尔既有所想便自行处置好了,朕乏了,尔且退下罢。”
“父皇,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如今大军已动,倘若半途而废,于军心士气不利,儿臣愿挥军直取高句丽,誓灭此獠,只是父皇您……”一见李世民不悦,李贞心中亦很是无奈,咬了咬牙,强自将心头的不安压了下去,语带一丝激动地述说着。
“朕无事,尔若能功成,朕便是少活几年亦无甚大不了的。”李世民一听李贞同意代父出征,脸色稍缓,强自振作起精神,很是豪迈地说道。
“父皇,儿臣……”李贞心头感慨万千,刚要再说些什么,却猛然现自己竟已无话可说,唯泪水肆意地在脸上纵横流淌不止。
“痴儿莫哭,尔既是要去,总有万般事务要齐备,且去忙罢,朕一时半会还死不了。”李世民轻轻地挥了下手,示意李贞退下。
“父皇,儿臣告退。”事已至此,李贞亦无话可说,只得磕了个头,便要就此退下,可还没等李贞起身,李世民突地又出言道:“大明宫中诸方士皆朕请来的客人,虽事有不谐,朕亦不忍罪之,都礼送去之罢。”
“是,父皇,儿臣尊旨。”在李贞看来,李世民之所以会落到这般田地,完全就是那帮方士造的孽,按李贞的原意,本打算将那些方士全都杀了,可李世民既已如此交待了,李贞自是不好再下这个手,只能是恭敬地应承了下来,不过么,其内心里却没有放过这群装神弄鬼之徒的打算,只不过是由明里诛杀转由“旭日”暗中出手罢了。
“嗯。”李世民毕竟是大病之身,此时诸事既已交代完毕,精神便弱了下去,无力地闭上了眼,挥动了下手,轻哼了一声,示意李贞自行退下。
“太子哥哥,父皇他老人家没事罢?”李贞刚行出殿门,众人的目光“唰”地便聚焦在了李贞的身上,可却都不敢拥上前去,唯有纪王李慎最沉不住气,几乎是窜到了李贞身前,眼角垂泪地问了一声。
“一时尚无大碍。”李贞定了定神,环视了一眼众人,语气平稳地说道:“父皇需静养,诸臣工都先散去罢。”
李贞既然这么说了,一众等候在殿门口的大臣们自是不敢再迁延,各自退出了宫门,吴、魏、蜀三王眼神交流了一番,却站在原地不动,而长孙无忌及诸遂良两位宰相更是走到了近前,对着李贞躬身行礼道:“启禀殿下,陛下对征高句丽一事可有何交待?”
此际的朝堂诸事皆围绕着征伐高句丽而运转,长孙无忌与诸遂良身为宰辅,身上的责任重大,如今李世民显然已经不能再亲征,他二人有此一问,也属正常之事罢,李贞纵使再不愿当众言明,也不能不作答,无奈之下,只好皱着眉头道:“父皇有旨,着孤挂印出征,朝中诸事就有赖二位老大人多多费心了,孤尚有诸务要办,先行一步了。”
一听李贞要代父出征,长孙无忌与诸遂良全都傻了眼,待要出言劝说一、二,李贞早已走远了,二人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不安之色……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来唐谢罪之高句丽王子莫支离任武率使团抵达长安,祈求大唐天可汗之宽恕,帝弗许之,莫支离任武嚎恸而退;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初八,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会同左武威大将军牛进达率水6大军四万七千余兵马乘楼船数百离开莱州,向新罗国进;与此同时,十万京师南衙军在兵部尚书李绩统帅之下为先锋离开京师,向幽州进军,燕云十八州之兵马亦同时向幽州集结,由是,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战事已箭在弦上,庞大的朝廷机构围绕着即将开始的大战轰然运转了起来,是时,内廷忽传出圣旨,帝拟于三月十一大会群臣于上林苑猎场,行春猎事。 ≧
皇家春猎可不是小事,不单京中诸王各领护军齐聚,文武百官、各大世家也都领着家丁家将们伴驾出猎,至于三万余羽林军将士更是威风凛凛地护卫着帝驾出行,京师数十万民众沿街焚香洒水跪送,鼓号喧天,各色旌旗飞扬,车辚辚,马萧萧,好一幅天子巡猎图。
身为太子,李贞自是免不了得要伴驾随行,其所乘坐的金辂车便紧跟在了老爷子的龙辇之后,相差不过是十马之位罢了,耳听着鼓乐的喧嚣,目睹着百姓们自内心的欢呼跪送,李贞不单没有被这等盛大的场面所感,反倒是阴下了脸来,一股子不详的预感总在心头萦绕,怎么也挥之不去,好不容易熬到了车驾已出东门,李贞是再也坐不住了,派了人将太医院医正肖抿请了来。
天子出巡非小事,其中保卫与医护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太医院之医正,肖抿肩头上的责任甚重,虽是乘着太医院的马车跟在了队尾,可一颗心却始终牵挂着队列正中的帝驾,一听得太子有请,肖抿哪敢怠慢,忙不迭地钻出了太医院的马车,骑上马便匆匆赶到了李贞的车驾前,翻身下了马,恭敬地在离车驾五步外站住了脚,一躬到底地行了个大礼,口中道:“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嗯。”李贞淡然地应了一声,而后轻挥了下手,早有车中侍候着的贴身小宦官将车帘子卷了起来。
“肖医正,父皇今日兴致颇高,待会到了猎场,恐会亲自下场一试身手,尔等可都准备停当否?”李贞虚抬了下手,示意肖抿平身,而后淡淡地问了一句。
李贞的问话虽平淡无奇,可肖抿的心却就此抽紧了起来——身为太医,肖抿自是不相信甚子丹道方术,也曾试图进谏李世民,然则人微言轻,谁也没把他的话当一回事,早前就在担心李世民此番出猎恐有意外,此时听李贞这么一问,更是心慌意乱不已,额头上的汗水立马就沁了出来,恭敬地躬着身子道:“殿下明鉴,微臣已将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带上了,便是药物也颇为齐全,倘若有差,或能应急,只是……”肖抿说到这儿,偷眼看了看李贞的脸色,竟不敢再往下说了。
肖抿的话虽未曾说完,可李贞却心中有数——肖抿之意是在说李世民所中之丹毒已深,能救得其急,却已无法做到根治,很难保证龙体无恙了的。一听肖抿所言,李贞心头好一阵黯然,默默了半晌之后,这才一挥手道:“尔等皆须尽心尽力,若能保得平安无事,便是尔等之大功了,孤……,唔,孤拜请诸位了。”
“多谢太子殿下宽宏,微臣便是拼了一死,也要确保平安。”肖抿听懂了李贞话里藏着的话,心中不禁涌过一阵感动,忙躬着身子,语气略带一丝激动地回答道。
“罢了,尔先下去准备罢。”事已至此,李贞也无心再交代些甚子了,一挥手,示意肖抿退下,而后亲自伸手将车帘子放了下来,金辂车随即缓缓启动,在一众东宫卫士们的簇拥下,向着上林苑方向滚滚而去……
天子行猎又称大田之礼,一年四季皆可田猎,然名称却不相同,春天的时候叫做“蒐”,夏天称作“苗”,秋天叫做“獮”,冬天称为“狩”,有唐一代,但凡天子田猎,多于春、秋二季,每围猎,必先设中军大帐以为指挥中心,又有前后左右各军之分派,或是赶山,或是竟围,或是呐喊助威,其责各不相同,围猎一起,各军蜂拥齐上,各显其能,务求满载而归,可有一条铁律却是违背不得的,那便是天子未射,诸军皆不可妄动,纵使有猎物从面前经过亦然,唯有天子骑射之后,诸军方可放开手脚,取天子独尊之意耳。
上林苑修于东汉,本就是皇家田猎之场所,至隋、初唐时,其规模已远不如前,离宫已由最初的七十七所减少到了三十有余,然,草木更茂之余,其间走兽自也倍增,加之自贞观十八年以来,已是三年不曾围猎,山中走兽繁衍已多,负责赶山的羽林军左右卫军兵只不过刚一喊,鼓号尚未大动,满山遍野的走兽飞禽便已铺天盖地地奔将出来,那动静大得紧,瞧得参与围猎之人各个喜笑颜开,唯天子尚稳坐中军帐,诸军皆不敢轻动,眼巴巴地看着数百走兽在猎场中左穿右突地四下乱窜。
就在众人等得心焦无比之际,但听中军鼓号大作,一身黄金甲的李世民终于在太子及诸王的簇拥下纵马行出了中军,一时间满山遍野的人群沸腾了起来,数万将士齐呼万岁,声如雷震,直上九霄云外,场中的走兽闻得响动,惊慌更盛,四下冲突不已,更有甚者,一小群约摸二十之数的麋鹿荒不择路之下,竟向着李世民所在的中军狂奔了过去。
“朕方欲寻猎,其倒自来了,好,且看朕取之!”李世民的兴致显然极高,一见到横闯过来的麋鹿群,便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回环视了一下诸子及群臣,伸手从腰间取下角弓,一抖马缰,人已纵马杀出,向着麋鹿群迎了过去,但见李世民与飞驰中挽弓如轮,一声轻喝,羽箭已离弦而出,急若流星般地向着跑在鹿群最前头的头鹿飞射而去,只听一声脆响,那箭竟稳准地射中了头鹿的脖子。
“万岁,万岁,万岁!”诸军一见李世民便已中的,顿时全都齐声喝采了起来,却不料那一箭虽射中了头鹿,然,入肉却不甚深,远不足以毙其命,那鹿吃疼之下,不单没转向逃跑,反倒向着李世民冲了过去,其头微低,硕大的鹿角扬了起来,一副要与李世民搏命之状,是时,诸军皆在远处,救援不及,眼瞅着那鹿气势汹汹地杀向李世民,满场的喝彩声一时间竟变成了慌乱的呼喝声。
“好胆!”李世民显然也没想到那受了伤的头鹿竟然不逃反倒冲杀而来,脸色顿时为之一沉,然则李世民不愧是久经沙场之辈,眼瞅着那畜牲来得凶悍,却也并不惊慌,大喝了一声,一个打马加,再次挽弓搭箭在手,迎着鹿群便奔了过去,打算再加一箭,取了这个战果。
“看箭!”李世民纵马飞奔间,弓已抡圆,大喝一声,便要放箭射杀那冲将过来的头鹿,不料,就在此时,一阵气闷感突兀地袭来,李世民但觉胸口一疼,嗓子一甜,一口血便不由自主地喷了出来,射出去的箭就此飞得不知去向了,不单如此,李世民高大的身子竟自在马背上摇晃了起来,眼看就要翻落马背,而此时那狂奔而来的头鹿已冲到了李世民的马前,一场惨祸便已就在眼前!
“陛下!”
“护驾,快护驾!”
“快救皇上!”
……
眼瞅着那受伤之麋鹿即将撞上李世民所乘之马,满场人众全都惊呼了起来,皆要上前救援,怎奈相隔太远,便是挽弓射箭都已是不及,正在此众人哗然之际,却见李贞暴吼了一声,单骑从中军处冲了出去,手中不知何时早已持弓在手,一弓三箭如流星赶月一般射将出去,一箭正中鹿头,两箭中其身,其力之大,瞬间便将那狂奔中的麋鹿射得倒飞了开去,而李贞压根儿顾不得去看那狂嘶倒飞着的麋鹿,纵马径直冲到了李世民身前,一伸手扶住了李世民摇摇欲坠的身体,焦急地呼道:“父皇,父皇!”
李世民一口血喷将出去之后,精气神立马就不太行了,此际更是面如淡金,嘴角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可竟无力说将出来,只是眼神迷离地看着李贞,似悔似悟。李贞心急之下,顾不得许多,抱着李世民便跳下了马来,高声呼喝道:“太医,快传太医!”早已得到李贞提前警示的肖抿本就在中军处紧急待命,此时一见李世民果然出事了,哪敢怠慢,领着一众太医抬着药箱急匆匆地便冲向了场中,与此同时,诸王、诸重臣也纷纷涌上前去,场面一时间混乱已极……
帝有痒,田猎遂止,诸军偃旗息鼓而归,送帝驾至离宫,诸随行太医于寝宫中忙于诊断,诸王并群臣皆衣不解带侍立于外,从末时至申时,内廷竟未有一语出,众人皆急,频频探宫中,然,皆不敢擅入,正惶急间,却见太医院医正肖抿满头是汗地走将出来,众人立马涌将过去,七嘴八舌地便问开了,生生令肖抿无所适从,不知该先答谁的话才好了。
“慌甚子,都退下!”眼瞅着殿门口乱成一团,李贞不得不端出太子的驾驶,喝退了众人之后,这才走上前去,看着局促不安的肖抿道:“肖医正,龙体可安否?”
肖抿满脸的疲惫,吃力地抬起袖子擦了下汗水,略一稳定情绪,躬身答道:“回殿下的话,龙体虽一时尚无大碍,只是恐有中风之嫌,臣等自当尽力,还请殿下海涵则个。”
“中风?”李贞一听这话,心头便是猛地一沉,刚想着再仔细问个明白之际,却见内侍监柳东河从殿里匆忙而出,疾步走到了李贞身前,躬身道:“殿下,陛下有旨,请殿下入内。”
“嗯。”李贞心挂老爷子的安危,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也不管诸王是如何个反应,疾步便走进了殿中,一路急行,转过回廊,绕过屏风,待得到了地头,入眼便见面如淡金的李世民正斜靠在榻上,一双眼半睁半闭地凝视着天花板,至于太医们则聚在墙边,低声地议论着。
“父皇……”李贞一见李世民那憔悴得如同瞬间衰老了十数岁般的脸,心头不由地滚过一阵酸楚,忙不迭地抢上前去,一头跪倒在榻前,竟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痴儿,何故作此儿女状,朕这不是好好的么,来,到朕身边来。”李世民听到了响动,艰难地扭动了下脖子,一见是李贞到了,这便无力地抬起了手,招了招,强笑着说道。
听着李世民那温和的话语,李贞眼圈一热,泪水便止不住地流淌了下来,膝行了几步,凑到了榻前,满脸子伤感状地看着李世民,哽咽着道:“父皇,孩儿无能,累您受惊了……”
“罢了,不说这个了。”李世民无力地摇了摇手,叹了口气道:“人力有穷时,朕虽欲逆天改命,却亦是枉然,如此也好,朕忙忙碌碌几十年了,也到了该休息的时辰了,唯一的憾事便是不能亲讨高句丽,天不假年啊。”李世民说到这儿,一双眼满是期盼地看着李贞,一副欲言又止状。
李世民虽没说出来,李贞却是心中有数的,老爷子那意思便是希望李贞能代父出征罢了,虽说先前李贞便已决定要将计就计地除去魏王李泰这个心腹大患,可此时一想自家老父已是卧病在床,若是再受惊吓,于病体不利,再者,老年丧子亦是健康之大忌,一时间有些子不忍,这便迟疑着没有立刻作答。
李贞一向主张缓征高句丽,这一条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此时见李贞迟疑着没有接话,心头不免有些不快,眉头微微一皱道:“也罢,尔既有所想便自行处置好了,朕乏了,尔且退下罢。”
“父皇,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如今大军已动,倘若半途而废,于军心士气不利,儿臣愿挥军直取高句丽,誓灭此獠,只是父皇您……”一见李世民不悦,李贞心中亦很是无奈,咬了咬牙,强自将心头的不安压了下去,语带一丝激动地述说着。
“朕无事,尔若能功成,朕便是少活几年亦无甚大不了的。”李世民一听李贞同意代父出征,脸色稍缓,强自振作起精神,很是豪迈地说道。
“父皇,儿臣……”李贞心头感慨万千,刚要再说些什么,却猛然现自己竟已无话可说,唯泪水肆意地在脸上纵横流淌不止。
“痴儿莫哭,尔既是要去,总有万般事务要齐备,且去忙罢,朕一时半会还死不了。”李世民轻轻地挥了下手,示意李贞退下。
“父皇,儿臣告退。”事已至此,李贞亦无话可说,只得磕了个头,便要就此退下,可还没等李贞起身,李世民突地又出言道:“大明宫中诸方士皆朕请来的客人,虽事有不谐,朕亦不忍罪之,都礼送去之罢。”
“是,父皇,儿臣尊旨。”在李贞看来,李世民之所以会落到这般田地,完全就是那帮方士造的孽,按李贞的原意,本打算将那些方士全都杀了,可李世民既已如此交待了,李贞自是不好再下这个手,只能是恭敬地应承了下来,不过么,其内心里却没有放过这群装神弄鬼之徒的打算,只不过是由明里诛杀转由“旭日”暗中出手罢了。
“嗯。”李世民毕竟是大病之身,此时诸事既已交代完毕,精神便弱了下去,无力地闭上了眼,挥动了下手,轻哼了一声,示意李贞自行退下。
“太子哥哥,父皇他老人家没事罢?”李贞刚行出殿门,众人的目光“唰”地便聚焦在了李贞的身上,可却都不敢拥上前去,唯有纪王李慎最沉不住气,几乎是窜到了李贞身前,眼角垂泪地问了一声。
“一时尚无大碍。”李贞定了定神,环视了一眼众人,语气平稳地说道:“父皇需静养,诸臣工都先散去罢。”
李贞既然这么说了,一众等候在殿门口的大臣们自是不敢再迁延,各自退出了宫门,吴、魏、蜀三王眼神交流了一番,却站在原地不动,而长孙无忌及诸遂良两位宰相更是走到了近前,对着李贞躬身行礼道:“启禀殿下,陛下对征高句丽一事可有何交待?”
此际的朝堂诸事皆围绕着征伐高句丽而运转,长孙无忌与诸遂良身为宰辅,身上的责任重大,如今李世民显然已经不能再亲征,他二人有此一问,也属正常之事罢,李贞纵使再不愿当众言明,也不能不作答,无奈之下,只好皱着眉头道:“父皇有旨,着孤挂印出征,朝中诸事就有赖二位老大人多多费心了,孤尚有诸务要办,先行一步了。”
一听李贞要代父出征,长孙无忌与诸遂良全都傻了眼,待要出言劝说一、二,李贞早已走远了,二人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不安之色……